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1月10日发表题为《中国雾霾:提高能源效率能阻止“空气末日”吗?》的文章,作者为克莱斯特兰杰。文章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洛杉矶盆地的空气质量是美国最糟糕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数以百万计的私家车和四面环山对烟雾的阻隔效应。文章称,如今,通过实施严格的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和强制性烟雾监测,洛杉矶的空气质量有了极大改善。洛杉矶的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天数在1975年高达200天,到2010年已减少到只有3天,而该市私家车数量同期增加了近两倍。
日本
教训: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同样也未能避免空气污染,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更是成为了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1961年全市工厂粉尘、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达13万吨。500米厚的烟雾中飘浮着多种有毒气体和有毒金属粉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气污染公害事件受害人数骤然激增,特别是在东京。东京还出现了新增发病的患者,以及此前因某种原因未能受到认定的患者无法接受任何救济的严重事态。
经验:
日本环境省制定PM2.5标准与一场官司密不可分。633名1996年至2006年间东京大气污染公害受害者向日本政府、东京都政府、首都高速道路公团以及丰田汽车等8家汽车公司提起诉讼。2007年8月8日,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要求政府就设定针对PM2.5环境标准进行讨论。日本环境省2009年9月9日公布了PM2.5环境标准,规定PM2.5的“年平均值在15微克/立方米以下,日平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日本环境省设有大气污染物质广域监视系统,对包括PM2.5在内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将相关数据汇总分析通过网站24小时发布。日本2012年2月24日首次公布了PM2.5标准设定之后日本全国的测定结果(2010年度)。该结果显示,在日本全国46个测量局中有34个测量局的PM2.5年平均浓度超过环境省制定的标准。
东京大气污染诉讼案推动了地方政府对PM2.5的立法。2000年12月东京都制定相关条例,规定达不到PM2.5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汽车禁止在东京都内行驶。2002年12月首都圈7都县市首脑会议上决定加强合作,促使尽快安装减少PM2.5排放的过滤器装置,设置了“柴油机汽车对策推进本部”。如今,首都圈已经发展为9都县市蓝天网络组织,定期在高速公路入口及休息区进行相关检查。大多数的汽车企业在生产设计柴油机汽车的时候就加装过滤器,越来越多的旧车也开始安装过滤器。
德国
教训: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曾面临相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以煤铁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经过数十年持之以恒的治理,德国已经基本解决这一问题。
经验:
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用技术手段限制排放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采用政策监督管理解决问题,德国人更愿意研发技术,从工业产品入手,解决污染。德国联邦政府积极促进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如今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车多来自德国技术。并开展跨国合作。当然政策法规也不可少,德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主要有三大战略:首先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方案;其次是用技术等手段限制污染物排放,包括关停污染源;三是完善监管机制,针对具体污染物给出排放上限。与此同时,德国联邦政府还积极促进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制定长短期减排措施
德国联邦环境局发言人介绍,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须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第二,就是要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此外,关闭城市内的建筑工地也有助缓解污染。在火炉中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一定要注意避免。
除上述短期解决措施外,若想尽快减少雾霾天气带来的污染,城市内还需一些长期措施,以提高空气质量。
意大利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