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科学家正在开发减活新冠病毒,准备故意感染志愿者以加快新冠疫苗开发速度。这个工作尚在早期、即使真正进行这种所谓病毒挑战试验也不会取代现在进行的几个新冠疫苗正常三期临床,但如果这些临床失败则可能需要这类伦理上存在不少疑问的试验。几个正在开发疫苗的大药厂都说如果需要会考虑这个选择,NIAID也说在考量这种试验的技术可行性和伦理问题。
药源解析
即使世界很多地区包括美国现在新冠还在大规模流行,但要通过自然感染积累足够患者来看到疫苗的疗效还是需要3万以上志愿者、三个月时间,而直接给志愿者喷一壶新冠只要一两百人就可以、时间也大大缩短。这种做法在小范围流行病或有可靠药物控制的病毒感染可以使用,但新冠现在尚无高度有效药物。另外参加试验的肯定都是风险较小的年轻人,免疫反应与高危的老年人存在差别、向真实世界转化也是个疑问。
当然这种试验最大的问题是伦理问题。虽然现在美国已有16万多人死亡、志愿者感染新冠本身的死亡率也极低、更别说减活的变种,但如果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指定某个人去承担这种即使很小的死亡风险也是伦理上值得商榷的事情。这种病毒挑战试验是不断加大剂量直到你感染,目的就是人工诱导疾病。虽然每个国家都会有很多志愿者愿意为此付出牺牲,但作为一个社会维持基本伦理准则还是必要的。为什么拯救大兵雷恩一条命可以牺牲7个同样无价的生命?因为“Maybe saving Private Ryan is the one decent thing we did in this war”。与雷恩一生承受7人为他牺牲的沉重压力不同,今天的调查显示美国有1/3人表示新冠疫苗即使上市也不会用。
医药的第一准则是First do no harm。虽然任何新药首次给人使用都存在一定风险,TGN1412这样一期临床就把所有6位志愿者送进ICU的事情也发生过,但新药通常要有大量临床前数据把风险控制的非常低、一旦出现过格副作用就要终止。众所周知新药研发耗时耗力,一个主要目的和责任就是保证临床试验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片药可以卖1000美金,原因是从无数化合物中挑出一个对患者无害、又能改善疾病的化合物需要大量耗时耗力耗财的工作。如果直接在人体筛选化合物,很多人与实验动物物种差别带来的不确定就会消失。但这因为给志愿者带来过多不确定性而不符合伦理准则,比竟现在已经不是生死无论的年代。十几年前曾有厂家使用所谓的0期临床、即用超低剂量药物获得人体数据来寻找安全性与物种差异的平衡,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未普及开。
除了给患者带来的不确定性外厂家如果在临床阶段筛选药物也面临投人的不确定性。前几天我们说过如果可以省去三期临床新药开发的成功率和成本要降低很多,而要在临床筛选药物则成本会增加很多。过去几年的免疫疗法大潮中虽然有默沙东这样挣到盆满钵满的、但多数缺少临床前支持的疗法和组合疗法还是令投资者血本无归。当然新冠是个极端特殊情况,没有任何一个疾病需要美国政府拿出几万亿去救助、如果伦理允许在临床筛选药物的成本都是毛毛雨。另外如果病毒活性减到足够低本身可能就是疫苗,如果能增加传染性连生产、配送都省下了。每个酒吧喷一下很快就全民免疫了,当然这种疗法目前尚无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