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存在专科缺失现象。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以及检验科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专科均存在不同程度设置缺失。其中,东部贫困县医院的感染和重症科室设置率相对更低,仅不到75%和62%。
二是应急处置能力不够。呼吸内科、重症医学达到基本标准的比例分别为82.6%、79.2%。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衰竭的诊断和处理(包括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建立人工气道技术)的达标率分别为73.0%和82.0%;气道管理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吸痰术)和经皮气管切开呼吸功能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达标率较低,分别为50.2%和47.4%,在有效筑牢应急救治的第一道关口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设备配置差异明显。县级医院平均配置呼吸机9.7台(最少0台,最多24台),其中呼吸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平均配置2.3台、1.9台和5.5台,东中西部呈现配置数量递减趋势。贫困县医院平均配置6.5台,呼吸内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平均配置数也均低于县级医院整体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
继续推动第二轮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发挥县域龙头作用。
一是着力补齐专科能力短板。进一步健全一级诊疗科目,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实力逐步完善二级诊疗科目,提升相关医疗服务能力,在满足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急危重症诊治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
二是结合实际加强科室能力建设。指导县级医院详尽分析本县域内居民诊疗需求、外转就诊情况,明确县级医院能力提升方向和路径,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等措施,逐步开展微创手术等适宜技术,针对性强化核心专科、打造优势专科。
三是借力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向上对接城市三级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向下辐射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可及性,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依托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区域医学影像诊断、检查检验、病理诊断等中心,解决县域专业人才缺乏的困难,带动县域内整体医疗水平提升。
(二)着力提升县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统筹2020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等相关经费使用,加大对县级医院的投入力度,适度超前规划布局,完善独立传染病病区功能,提高检验检测、影像检查能力,提高县级医院平战转换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县域急诊急救能力,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县级急救中心,加强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建立完善院前院内衔接机制和流程,依托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完善县域120急救网络。
(三)完善各项保障政策。
继续完善与县级医院发展相适应机制体制。一是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等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全面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县级公立医院投入政策,逐步化解县级公立医院长期债务,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形成政策合力,为县级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硬件条件等提供良好环境。二是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探索采用总额预付下的DRG支付、医共体下的总额打包支付等支付方式,推动县级医院的运行和补偿机制改革发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门诊报销比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出台远程医疗、日间手术等收费和报销政策,为进一步推动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三是强化运营管理。对医院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精细管理,有效提升医疗、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供给效率。
(四)加大人才保障力度。
根据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医院选派符合条件的业务骨干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储备高层次临床专科人才。强化县级临床骨干医师培训,积极开展儿科、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和产科医师、助产士培训,着力解决儿科、产科医师短缺问题。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给予县级医院更大的用人自主权,完善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政策。
(五)因地制宜开展精准帮扶。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