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刘映)艾滋病、结核病、癌症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为部署落实《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9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做好艾滋病、结核病和癌症防控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完善“防、治、管、教”综合防控体系;坚持防治结合,扩大早诊早治覆盖面;坚持联防联控,夯实部门协同;坚持群防群控,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来自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尽管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但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如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防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实施早诊早治推广行动,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包括制订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重点癌症,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在全国推广应用。还将加快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各地针对本地区高发、早期治疗成本效益好、筛查手段简便易行的癌症,逐步扩大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试点开展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建设工程。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在试点地区开展食管癌、胃癌的机会性筛查。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到2022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李斌强调,要在巩固防控成效基础上,以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导向,创新防治策略,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李斌要求,要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救治保障、信息共享和考核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