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直面医学的局限性-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1-06-18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直面医学的局限性

  今年的8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这是一个崭新的节日,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1100多万名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今年的中国医师节,正值健康中国行动推出不久,因此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健康中国”这个词近期不仅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而且在微博热搜、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里也多次被提及。健康,正在以更多元的方式融入中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离不开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激励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是中国医师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能否认的是,常常见诸报端的医学奇迹并不是临床医学的常态。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多面对的是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以及无法挽救的患者。医学的局限性,是一个客观存在,但似乎是一个很少被公开讨论的事实。

  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了4位一线临床医生,请他们谈了对医学局限性的理解。他们中有从医近30年的全国知名专家,有每日与死神打交道的ICU医生,也有在中国推广缓和医疗的领军人。这个话题激发了医生们的表达欲,他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医学局限性的思考,同时也频频谈及患者对医学过高期待给他们工作带来的困扰。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医学本身的局限性不能成为个别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不规范行医的借口,这个话题不在此次讨论的范畴里。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五部主任詹庆元告诉记者,目前医学对人身体的了解可能连1%都不到。我们耳熟能详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慢阻肺等常见病医学都无法治愈。然而,詹庆元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民众对医学过高的期待值,反而让他们轻视了前期的预防工作。

  据了解,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同时,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在接下来的健康中国建设中,要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的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健全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

  詹庆元认为,让民众意识到医学的局限性有助于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观念的转变。此外,在谈到医学的局限性时,这些医生都不约而同主动地提到了缓和医疗。认识医学的局限性,离不开了解医学在死亡面前的无力感。

  在临床实践中,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教授宁晓红指导一些生命终末期的患者直面死亡,通过一些无创的药物治疗,减少患者临终前的痛苦,让患者和家属生死两相安。

  不论是重视预防,还是向死而生、积极生活,直面医学的局限性最后都落脚在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上,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年与危重患者打交道的詹庆元感慨,他现在更为深刻地意识到健康最重要,它是所有幸福的载体。这是一位医生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解读。让更多人认识医学的局限性,无疑是在推行健康中国行动过程中,不能被忽略的一环。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