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明月岩藻多糖可显著改善放
发布时间:2021-10-06 来源:网络整理
小 中 大
字号:
目的:
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放射性肠炎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多的成效,但是随着放疗的进行极易出现症状的反复甚至进一步加重。因此临床上对于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有迫切需求。
岩藻多糖是由岩藻糖和硫酸基团组成的水溶性多糖,多项研究表明岩藻多糖能够改善肠道功能,但岩藻多糖对于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岩藻多糖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为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多一种选择。
方法:
选择2018年6 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行盆腔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 120 例。将符合入组标准的 120 例患者,采用严格标准的程序,经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验开始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 60 例。随访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状况,对照组患者根据 RTOG评分标准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岩藻多糖,疗程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统计两组完******数、年龄、性别及肿瘤类型等情况;记录两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 2 周的放射性肠炎人数、分级以及每周的增长人数;对放疗结束后两组进行 LENT-SOMA 症状评分、KPS 功能状态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清中炎症因子 IL-1β、IL-6、IL-10、TNF-α的变化及菌群分析的变化。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t 检验、秩和检验及广义估计方程。
结果:
1.入组 120 例,对照组及实验组各 60 例;实验组出组 3 人:2 人未按规定口服药物及 1 人因服用岩藻多糖后腹泻加重而暂停。实际完******数 117 人,对照组 60 人,实验组 57 人。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KPS 评分以及手术、化疗人数、肠道实际受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 2 周,统计对照组及实验组 1 级-4 级放射性肠炎的人数,对照组发生放射性肠炎的人数共 51 例(85%),1 级 23 例(38.33%),2 级 26 例(43.33%),3 级 2 例(3.33%);实验组发生放射性肠炎的人数共 40 例(70.18%),1 级 22例(38.60%),2 级 17 例(29.82%),3 级 1 例(1.75%)。实验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1,P 值=0.037,P<0.05)。
3.统计两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 2 周,每周增长患者人数及累计人数,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可得2 组别=3.898,P 值=0.048,P<0.05;2 时间=16.543,P 值<0.001;与第 1 周相比,两组在第 2、3、4、5、放疗后 2 周的 P 值为 0.175、<0.001、<0.001、<0.001、0.003;可以得出实验组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并且与第 1 周相比较,从第 3 周至放疗后 2 周每个时间点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两组患者在放疗后行 LENT-SOMA 症状评分及 KPS 功能状态评分,通过独立样本 t检验,对照组及实验组 LENT-SOMA 评分示 1.40±0.33 及 0.99±0.30,P 值<0.001;KPS 评分示 79.50±8.11 及 83.51±6.94,P 值<0.05,实验组在症状评分上低于对照组,在功能状态评分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检测两组放疗前后 IL-1β、IL-6、IL-10、TNF-α炎性因子变化,结果示:(1)放疗前对照组及实验组四种炎性因子对比,经独立样本 t 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及实验组放疗前后炎性因子相比,两组 IL-1β、IL-6、TNF-α 均较放疗前升高,IL-10 较放疗前下降,经配对样本 t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放疗后炎性因子与对照组放疗后相比较,IL-1β、IL-6、TNF-α 均低于对照组,IL-10 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 t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采用岩藻多糖同期用于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可以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且
不同时间段的发病率有区别。
2.岩藻多糖可改善盆腔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及治疗顺应性。
3.放射治疗可使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岩藻多糖的介入可以抑制促炎因子的表
达,稳定了抑炎因子,从而控制了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减轻炎症损伤的效果。
参考文献:岩藻多糖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孙立, 陆海军.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