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药品地高辛片价格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上涨约10倍,舆论一片声讨。但实际上,这种绝大多数患者每天只需口服1片的药品,此前100片/瓶的价格大约只有6.5元,即使涨价后患者每天的药品费用也不足1元。长期以来,由于受“唯低价是取”的采购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地高辛一样价格畸低的常用药品并不少见。硝酸甘油片就属这类药品,以往100片/瓶的价格约为4元,每片药品仅约4分钱。
如此低廉的价格本就没有多少利润空间,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屈指可数,药品供应也就经不起“风吹草动”。一旦原料价格上涨、生产线改造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几乎没有缓冲余地,要么提高药品价格、要么停止生产供应,涨价和短缺也就接踵而至。因此,畸低的药品价格出现合理上涨,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应让“见涨就打”的非理性舆论伤害药品生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但是,理性看待价格上涨绝不应成为牟取暴利的幌子。如何甄别药品价格的合理上涨与恶意牟利,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对药品的真实成本做到心中有数。价格虚高和供应短缺是我国药品领域的突出问题,但对于药品的真实成本一直无人探究。在前几天提交审议的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中,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增加规定,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监测,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调查,加强药品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维护药品价格秩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抛开成本因素,药品供应短缺的另一根源是制药原料的绝对短缺。近几年,由于环保执法加强,一些制药企业因原料药污染问题停产。保护环境无可厚非,但政府部门对简单关停生产线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也应当有预见性,并做好预案。针对制药产业这一特殊领域的环保治理,应制定更加精准、科学的策略,同时发挥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会商联动机制作用,通过卫生健康、环保、药监、价格等多部门沟通协调、综合施策,既要保青山绿水,也要保百姓用药。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