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患者杨先生感觉右上腹闷胀不适逐渐加重,于是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查,检查后发现肿瘤指标异常升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王捷教授介绍,检查显示杨先生肝脏上面的不像血管瘤,反而像恶性肿瘤。
巨大肝癌的治疗方法优先以手术切除为主,而杨先生肿瘤所处的特殊位置,却让王捷觉得难以“下刀”。
王捷称,因为肿瘤位于肝脏血管的流出道根部,肿瘤包绕大血管导致分离困难,切除病灶需要同时显露三支肝静脉的根部,同时切除被肿瘤包绕的下腔静脉。三支肝静脉根部直接汇入下腔静脉进入右侧心房,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出血。
在联合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后,王捷及该院李文滨副教授团队决定为杨先生进行手术切除肝脏病灶。
王捷称,在手术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剖并预控制肝脏的入肝血流和出肝血流,然后离断肝脏实质,解剖出左肝静脉后,在肿瘤上方结扎肝中静脉,在肿瘤上方游离右肝静脉,修补肝静脉的筛孔后,进一步游离下腔静脉。
紧接着是最关键的一步——阻断门静脉,在肿瘤受累的下腔静脉两侧分别阻断。“惊心动魄的一刻就在这时候发生,因为下腔静脉收纳整个下肢和盆腔的心脏回心血量,门静脉是收纳整个腹腔脏器的回心血量,相当于整个躯体腹部以下的回心血量被阻断。”王捷称,病人的血压一度下降至70/30mmHg(标准血压范围为90mmHg至140mmHg),相当于休克状态。
在该院麻醉科彭书崚和王捷手术团队的共同配合下,用了30分钟完成了整个下腔静脉的吻合重建,随着门静脉的开放和下腔静脉及人工血管的重新开放供血,手术的最关键步骤终于完成。
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配合下,经过近10小时的努力,王捷教授、李文滨副教授团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约2000ml。经过近3周的监护和治疗,术后杨先生的肝功能指标已恢复正常,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
“肿瘤包绕大血管的情况比较少见。手术最难的地方在于将层层血管从肿瘤上剥离。”王捷教授介绍,剥离静脉如同剥生鸡蛋,剥掉外层的蛋壳,还要保证内层薄膜毫发无损。而阻断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吻合重建,需要快、准、稳,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同时需要麻醉师密切配合,才能让患者安全渡过难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