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叶刀-传染病》发表一项大型研究,通过对武汉有确诊新冠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超过2.7万户家庭进行回顾性分析,揭示了新冠病毒在家庭内的传播特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徐顺清教授和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杨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家庭是评估病原体的传播能力以及相关易感性和传染性的理想场所。在全球疫情仍然严峻、中国疫情也出现多点散发的当下,这项流行病学研究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洞见。
这项研究纳入了截至2020年4月8日武汉所有确诊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或确认为无症状感染者所在的家庭数据。在研究中,家庭定义为:家庭成员和近亲,未必住在同一居所,在流行病学上有共同联系(发病或检出核酸阳性前2天有无保护接触)也被计入。
以此计算,共覆盖了27101户家庭,涉及29578例第一代病例和57581例家庭接触者,这些家庭接触者中,10367人为二代病例,29658人经核酸检测为阴性,其余17556人未经检测。与未感染或未经检测的家庭接触者相比,二代病例往往年龄更大、女性更多,家庭总人数普遍较少。所覆盖病例数据占同一时间段武汉市所有病例的76.7%。
研究采用统计传播模型估算了家庭内的二代发病率、影响传播的因素、以及疫情干预措施对家庭再生数(家庭内部,一个病例可传染的平均人数)的影响。
总体来看,武汉中部人口稠密的地区,报告了更多的病例和更多的感染者家庭接触。对比家庭内的感染病例,20-39岁成人在感染后比60岁以上成人更少出现症状(78.8% vs 87.5%),儿童青少年感染后出现症状的比例(84.7%)和40岁以上成人相似,尽管发展为重症的几率比60岁以上病例更低(2.4% vs 18.8%)。
如果假设平均潜伏期为5天,最长传染期为22天,模型估算的家庭内二代发病率为15.6%,同一屋檐下的发病率为16.1%,不同住但有接触(例如祖孙间)的发病率为12.6%。
整体而言,家庭内部成员的易感性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加。
与所有其他年龄组相比,60岁以上的个体感染风险更高,2-5岁儿童最不易感。
相较于60岁以上人群,20岁以下人群的易感性低66%-84%,20-59岁人群的易感性低31%–49%。
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0-1岁婴儿的感染几率更高,是2-5岁儿童感染风险的2.2倍,是6-12岁儿童感染风险的1.53倍。
在对他人的传染性方面,却恰恰相反。在相同的暴露时间下,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他人,传染力是60岁以上成人的1.58倍。
相较于有症状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力要低得多,传播风险只有前者的21%。对有症状病例而言,发病前更容易传播给他人,是发病后传播力的1.42倍,但疾病严重程度对传染性似乎没有明显影响。
在大规模隔离病例和家庭接触者,限制出行之后,新冠病毒的家庭内传播力显著下降:2月10日前后,二代发病率从近20%下降到了4.1%;家庭再生数也反映了相似的趋势,第一代病例的家庭再生数下降了52%(从0.25 降至0.12),二代病例的家庭再生数下降了63%(从0.17降至0.063)。
研究团队指出,这些发现揭示了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和传染性差异,对设计干预措施以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虽然相对不易感,感染后患重症的可能性也小得多,但儿童青少年一旦感染同样容易出现症状,而且将比成人更具传染性。这提示了,需要谨慎规划学校的开学和假期。同时结合考虑到婴儿的易感性,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儿童以及婴幼儿看护者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此外,研究也确认了潜伏期病例具有高度传染性,并且恰当的隔离措施有助于切断家庭传播。
参考资料
[1] Fang Li, et al., (2021). 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and risk factors for susceptibility and infectivity in Wuhan: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0)30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