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机构联合发布了《2015年中国城市居民睡眠健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项调查对象覆盖了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数千个样本,对城市居民睡眠状况、行为、习惯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调查显示,我国52.8%的城市居民有失眠问题。
《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失眠情况呈现三种特点:失眠类型多样化、失眠群体年轻化、睡眠行为习惯差。在导致居民失眠的主要因素中,精神因素(紧张、焦虑)、个体因素(生活习惯、工作娱乐过度)成为失眠的两大“罪魁祸首”,分别占到68.8%和48.4%。其中,20~39岁的中青年因精神因素造成失眠的比例最高,达到72.4%。此外,睡中打鼾、半夜起床、醒后懒床等不良的习惯也在严重影响国人的睡眠质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指出,国人“睡不着”主要与精神、心理、作息不规律、睡眠环境和身体疾病有关,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呈现不同特点。《报告》显示,20~39岁的人群多集中在23:00~24:00入睡。作息不规律、加班熬夜、通宵娱乐等坏习惯正在“剥夺”年轻人正常的睡眠时间,睡前玩手机、听音乐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白天的情感困惑、工作问题、经济焦虑等精神因素都会加重年轻人的失眠程度。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睡后易醒或早醒,一般情况下,有睡眠障碍的中老年人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病症会加重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造成睡眠较浅、睡后易醒。
郭兮恒建议,改善我们的睡眠需要分清人群“对症下药”。年轻人要减少睡前不必要的娱乐活动,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是为自己的健康积攒睡眠本钱。中年人要注意缓解社会和工作压力,劳逸结合,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改善老年的睡眠质量,需要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同时还要注意慢病的防治,尽早治愈干扰睡眠的疾病。▲(生命时报记者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