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基本上都是这个版本的“八味地黄丸”,只是肉桂和附子的量没有加大,和仲景的肾气丸原方用量较为相似,功效和原方差别不大,所以可以作为八味肾气丸的替代品服用。但是要注意控制用量,病症缓解就应该停药,不要当做保健品一直服用,否则一定会出现新的问题。
六味地黄丸
终于介绍到我们最出名的六味地黄丸了。六味地黄丸实际上是宋代太医钱乙在八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划裁而来的,去掉了附子、桂枝两味药,其实最初的使用对象是小孩子,运用的是小儿“肾无实,必主虚”的病理特点,药性相对来说比较平和。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所以划重点啊朋友们,六味地黄丸针对的是肾阴虚!!!肾阳虚的朋友们要吃上面两种药,不要乱吃六味地黄丸啊!
用于缓解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等。
金匮肾气丸
是的,虽然叫“金匮肾气丸”,但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金匮肾气丸”并不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原方,这个大家要注意区别。
这是南宋医家严用和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入川牛膝(去芦,酒浸)、车前子(酒蒸),并且将山药炒用而成,收载于《严式计生方》中。
此方加入牛膝、车前子滋养肾水,并着重于强壮腰膝,可以做到阴阳双补,但是主要还是“阴中求阳”,虽然可以并补,但是稍稍侧重于补阳,因此适用于肾阴阳两虚偏重于阳虚的朋友,也就是说上面肾阴虚的症状也能见到,肾阳虚的症状也有一些,并且特别是腰酸膝盖疼明显,那么金匮肾气丸很适合。
现在市面上的“金匮肾气丸”多数都是这种配伍,而不是《金匮要略》中的原方——也就是我们上面介绍过的“八味肾气丸”呦。
济生肾气丸
实际上这就是上面的“金匮肾气丸”,只是现在市面上成药的配伍有一些调整。
现在常见的“济生肾气丸”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倍用茯苓,同时将生地黄换成了熟地黄,将桂枝换成了肉桂,并且车前子不经过盐炙。
济生肾气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功效相似,只是多了利水消肿的功效,也就是说如果肾阳虚导致水湿内停,出现了肾虚水肿的时候,用济生肾气丸更加合适。
知柏地黄丸
原名“滋阴八味丸”,出自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两位药而成,加强了滋阴降火的功能。就是说如果肾阴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这个火不是真正的“实火”,而是因为阴虚而成的“虚火”,但是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上火”是相似的。比如说手足心热、阵阵发热、睡着时出汗、遗精。
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麦冬、五味子两味药,针对的病证还是肾阴虚,而且可以更好地缓解更严重一些的阴虚。另外,这种配伍也可以缓解肺阴虚,比如说干咳少痰甚至干咳带血,喘促不宁,口干舌燥等。
杞菊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