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路志正,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目前北京最年长的出诊中医。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方面有很深造诣。
吃药胃疼,不吃药头疼
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不断增加,很多人出现过头痛、头晕、头胀等头部的不适。头痛看着是个小毛病,但真疼起来也是非常折磨人的,甚至有人为此长期服用止痛片。这些止痛片如果长期服用容易影响人的消化系统,引起胃部溃疡,以至于到最后形成了“吃药胃疼,不吃药头疼”的局面。有了头痛问题,我们还是要去寻找它背后的病因,而不是盲目止痛。
大家想想,如果你家里的电灯不亮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首先要看看是不是家里停电了,虽然是灯不亮了,但问题不一定出在灯上,也可能是家里的电用完了。头痛也是如此,不能因为问题出在头上就只关注头部,而是要结合病人的其他症状综合判断。中医把头称为诸阳之会,把脑称为髓之海,五脏六气的气血皆上注于头面。所以,当五脏六腑出现了问题时,都有可能引起头部的疼痛。
1976年我诊治过一个38岁的朝鲜族干部,犯头痛病已经8年。
1969年,他的头部受伤之后,一直头痛,晚上失眠多梦,由家属陪同到北京来治疗。患者体态肥胖,步态不稳,手足颤动,舌头麻木,连话也说不清楚。他的家属也说,他平时喜欢吃肥腻的食品,还爱喝酒抽烟。这种就是痰浊上蒙头痛。他平时的饮食习惯导致痰浊瘀积在体内,再加上外伤的损害,造成痰浊瘀血内停,神明不聪,治疗拟以化痰开窍为法则,所以我自拟了夏蒲礞石汤来治疗。他的病情已经比较复杂,一直调理了一个半月才痊愈。
夏蒲礞石汤是我治疗痰浊头痛的经验方。痰浊内生是脾胃运化失常导致的,因此方中用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
《脾胃论》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用半夏,天麻与上药相配,补虚以治其本;痰浊上蒙清窍,诸症蜂起,故用礞石、菖蒲、远志涤痰开窍以治其标。浊痰久郁有化热之势,佐加黄芩以清其热。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祛湿、化痰开窍之功。
另外,大家平时也可以经常梳梳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头痛。头部是手足三阳经的汇聚之处,因此被称为“诸阳之首”。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合理的梳头可以起到按摩头部的作用,增加头部血液循环,提神健脑,缓解头痛、头晕。
这个方法我向很多人都推荐过,做起来没有太多讲究,只要在头部两侧和头顶处从前向后各梳50~100下即可,用力大小适中,动作缓慢柔和。当头部觉得微热微胀时,说明已经达到预期目的。梳子也没什么特别的,普通的桃木梳或是牛角梳都可以。这样每天坚持梳头2~5次,可以达到升发阳气、祛病强身的目的。
攻克嘴唇,舌头上的“火山”
现在的人一出门全是餐馆,今天一个饭局,明天一个聚会,辛热油腻全进了嘴。即便在家里也多是过食膏粱厚味,营养过剩,没过多久,嘴里就开始疼痛,得口腔溃疡了。这类口腔溃疡属于湿热蕴结的,可能反复发作,同时还会伴有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等。
脾开窍于口,所以口腔溃疡跟人的脾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有升清和降浊的作用,升清就是把你吃进去的食物化作气血,降浊是指把那些没用的排出体外。如果吃多了油腻辛辣食物或是喝了过多的酒,脾胃一时消化不了,既不能完全化成气血,也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形成湿热内聚的环境。这种湿热的环境,需要找到一个出路,而口腔溃疡就是它的出路之一。每次出现口腔溃疡就说明体内的湿热找到了出路,但是如果你又吃多了这些膏粱厚味,没几天湿热的环境又形成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口腔溃疡总是反复发作的原因。
我有一个病人,嘴巴里长了好几块溃疡,此起彼伏。他找到我时一直捂着嘴巴,疼痛异常。他说,自己这个病算起来已经有11年了,一开始只是在嘴唇上,后来发展到口腔黏膜和舌头上,平时吃饭喝水一旦碰到都特别疼。而且,每次有口腔溃疡时,他还头疼,非常影响工作和生活。为了治疗口腔溃疡,他曾经用过半年的激素,之后也用中药治疗过,但效果都不理想。我见他除了溃疡处较多之外,在悬雍垂处(即俗称的“小舌”)也有溃疡,眼屎很多,舌体偏胖、苔黄腻。综合四诊,辨证为脾胃湿热、蕴结中焦所致。所以就给他用了仲景泻心法来清利湿热, 一共七味药——半夏、黄芩、黄连、甘草、干姜、党参、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