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目前大部分纳米颗粒技术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很多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被科学家质疑。比如采用金等金属作为纳米颗粒载体,短期使用可能没有问题。但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可能需要患者长期用药,日积月累的金元素富集在大脑中,以何种途径从人体中代谢出来是个问题。
近年来,天津大学常津教授团队另辟蹊径,利用由人体血清白蛋白做成的纳米颗粒携带药物,尝试把药物从鼻腔滴入,绕开血脑屏障“抄近路”进入大脑,为药物治疗大脑疾病找到了一条“捷径”。
该团队抓住目前公认的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因素,即金属离子聚集触发的Aβ淀粉样沉积和乙酰胆碱失衡,提出需要一种既能抑制和减少金属离子聚集,又能同时调节乙酰胆碱失衡的联合治疗方法实现该病的治疗。
在现有药物中,研究团队选取了氯碘羟喹和多奈哌齐两种药物,把它们装进由人血清白蛋白做成的纳米颗粒。“我们研制的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该研究团队研究人员武晓丽介绍,为了跨越鼻腔黏膜这道天然屏障靶向治疗病灶,研究人员还在纳米颗粒上添置了两种特别的“小装备”:一种是可跨越鼻黏膜的跨膜肽(TAT),它可以提高纳米颗粒跨过鼻黏膜的效率;另一种是靶向制剂神经节苷脂(GM1),它可以帮助已穿过鼻黏膜的药物快速聚集到脑内病变部位。
研究结果显示,该人血清白蛋白药物递送纳米系统可显著提高治疗药物的入脑效率和脑内滞留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显示,该纳米药物可改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挽救记忆障碍,减缓疾病的发病进程。
“未来可以把纳米颗粒作为一个载体平台,携带多种药物。同时在纳米颗粒上装载各种靶向,使得给药更加精准。”武晓丽介绍,其所在的研究团队目前将纳米技术与靶向控释、光遗传学、声遗传等技术相结合,合成了多种具有优异特性的纳米材料,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多模态探针引导的可视化纳米药物,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可视化治疗。
虽然各项技术离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说,纳米颗粒已开启向大脑递药的新征程。
【编辑:张楷欣】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