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文静
标注了“0蔗糖”,就没糖吗?这个糊里糊涂的问题以后将不再糊涂。6月1日,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布开展“0蔗糖”式侵犯消费者权益专项整治活动,并约谈部分食品企业及零售商,要求全市涉及“0蔗糖”标注食品的各大商超及生产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设置提醒标语,让“0蔗糖”食品的经营与消费都明明白白。
一个超市发现34种“0蔗糖”食品
据介绍,“0蔗糖”式营销行为,主要是指在商品包装或广告宣传中突出“0蔗糖”,在配料和营养成分中模糊表示其他糖类的含量,或者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如“碳水化合物”等标注商品的含糖量,含糊商品中糖分含量的宣传行为。这种行为涉嫌营销误导,使消费者误认为“0蔗糖”即0糖。
今年5月,石家庄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消保委”)与本报记者针对“0蔗糖”现象进行了联合调查,发现三大问题。第一是商品宣传误导。仅一个超市就发现34种包装上宣传“0蔗糖”的商品,个别商品包装上突出显露了“偷换概念”,诱导、误导消费者认为零蔗糖即零糖。如某发酵乳产品,不仅标注为零蔗糖,宣传语还引用了WHO(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的部分表述称:“糖是热量的主要来源,所以它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增加游离糖摄入量,体重就会有所增加。”这种宣传用语带有明显的误导。第二是经营者的误导。在大量食品“0蔗糖”式营销下,部分小店经营者自己都认为“0蔗糖”的食品不含糖,用无糖概念向消费者推荐“0蔗糖”食品。第三是消费者群体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错误认知。记者调查中,超过五成的消费者认为:“0蔗糖就是不含糖”。
“实际意义上讲,购买和食用0蔗糖食品,既不能减肥,而且还会导致蛀牙,对糖尿病人依然有害。”石家庄市消保委的维权人士说,宣传“0蔗糖”,模糊对食品含糖量的准确标注,直接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间接损害的就是经营者的信誉。因此,“0蔗糖”式营销必须止步。
“0蔗糖”式营销限期整改
2021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针对当前市场上大量存在的食品包装和宣传中“0蔗糖”现象,石家庄市场监管局研究决定,于4月21日至10月20日在全市集中开展“0蔗糖”式侵犯消费者权益专项整治活动。
6月1日,市场监管局集中约谈了北国超市、永辉超市、家乐福超市、信誉楼、米莎贝尔等食品零售与生产企业,倡议各经营者要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以消费者的利益为经营的前提条件,在相关食品销售区标注“0蔗糖非0糖”,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同时组织长安区、新华区、高新区、桥西区、裕华区等市内各区市场监管局,向各区的相关食品经营者传达“0蔗糖”式侵犯消费者权益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对辖区主要食品经营户进行约谈,宣传此次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并倡议经营户签订承诺书,承诺在今年8月1日之后,不再销售显著标识“0蔗糖”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