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陈静 杨静)长久以来麻醉药物对患者脑功能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记者16日获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申远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老年麻醉实验室主任谢仲淙教授的合作团队,历经两年的探索研究,从多层面证实,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或增加肿瘤侵袭、转移风险。相关论文刚在线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先进科学》。
在前期细胞毒理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临床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可使肿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的黏附能力显著增高。

丙泊酚能使更多的肿瘤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 研究示意图 摄
据介绍,循环肿瘤细胞(CTCs)被认为是手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主要因素,而循环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可以促使肿瘤细胞突破血管侵袭到组织中。
麻醉、肿瘤和脑功能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相互作用呢?带着一系列的疑问,研究人员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探索。据悉,研究人员以结肠癌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模,模拟临床围术期中丙泊酚与血管内循环肿瘤细胞接触的过程。小鼠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丙泊酚有可能增加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造成肺部远处转移。
研究团队还通过研究证明了丙泊酚促进肿瘤细胞黏附和伸展的效应的作用机制。
接下来,研究人员采用同样的体外预处理方法观察了更多肿瘤细胞,包括肺癌、子宫内膜癌细胞等,发现相对于对照组,丙泊酚能使更多的肿瘤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并伴随更大的伸展面积和更多的黏着斑形成。
研究人员还据此进一步锁定了研发抗癌药物的重要靶标、同时也是介导细胞黏附的重要原癌基因——Src激酶。据悉,该发现对于麻醉学、肿瘤学和外科学等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据了解,申远团队近年来在麻醉、肿瘤和脑功能领域持续不断深入探索,初步发现了麻醉、AD等疾病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影响。今后,专家们将在研究中进一步阐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期望最终能将基础科研结果用于临床,改善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结局。(完)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