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台。 徐婧 摄
哪些症状要留心?儿童“药箱”应配齐
作为儿童医院的主任医师,郝静每天都会接诊从各地来就医的患儿。她表示,疫情期间不建议家长带孩子“动不动就往医院跑”,因为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出现交叉感染的几率较大。但儿童如果出现明显的发热、咳喘症状,或者婴幼儿经常出现哭闹、憋气、严重鼻塞等症状,家长应带孩子及时来医院就诊。
她还谈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呼吸道感染时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一部分新冠肺炎患者也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因此在孩子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后,家长也要带孩子及时来医院就诊。
对于长途交通来京就诊的家长和小孩,除了常规的防护措施外,郝静建议家长随身携带免洗的消毒液和酒精消毒用品等,以便随时给孩子进行消毒,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孩子的眼睛、口鼻。
此外,如果孩子出现咳嗽、鼻塞、流鼻涕或者嗓子疼,家长要及时监测其体温。如果触摸孩子的额头、手脚发烫,要及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当体温达到38.5°C以上时及时吃药退热。对于发热的孩子,来医院就诊时,家长最好随身携带温度计和退热药,如果孩子在路上出现高热时及时退热。
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可以通过线上预约挂号和现场自助机挂号等途径挂号。郝静建议来京就医的家长及时关注医院的公众号和“北京儿童医院”APP上发布的信息,尤其要注意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有无变化,确保顺利就医。对于一些需要长期随诊的慢性病,还可采用线上诊疗的方式。她介绍,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可以在APP里进行线上挂号和诊疗,使用图文和视频问诊等方式,患儿在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后,线上传送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在线上开具处方,家长可以根据处方在当地买药,也可从医院邮购到家,尽量简化、方便就医流程。
双黄连、板蓝根怎么用?日常饮食要注意
疫情期间,一些家长时不时给孩子服用板蓝根、双黄连等药物“增强抵抗力”。此类中药应在何种情况下服用?儿童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郝静表示,从中医角度看,这类中成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一些饮食过量,有胃肠积滞,内热较重的儿童,如出现舌苔厚、大便干、有口气等症状,可以适量服用清热消积类的中成药,以减少内热外感的机会,但不宜久服。儿童的脏腑娇嫩,这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影响其脾胃消化功能。如服用不当,不仅起不到预防的作用,反而会使孩子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
尤其是在夏季,在日常饮食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健康、有营养,要防止孩子进食过多,尤其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要少吃,少吃冷藏、冷冻食物,少吃冰淇淋、巧克力、含糖饮料等,也不宜过量进食水果,避免影响孩子的胃肠功能。(完)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