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李京泽)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当日在北京共同举办《情绪管理与健康》新书发布会。与会专家围绕医生如何辅助患者做好情绪管理以及全人群情绪管理进行了研讨。    
《情绪管理与健康》是围绕情绪管理与疾病治理主题的中医情绪管理和中医叙事医学专著。该书指出,治疗复杂、立体、系统、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需要在给予患者生物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心理调摄。同时,患者配合积极的情绪自治,包括行为调整、生活调摄等达到对疾病有效的综合管理和治疗。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个体、患者家属都应该关注患者的情绪。
该书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春勇表示,21世纪的医学,需要技术和人文的结合,成为有温度的医学;需要传统与智慧相结合,成为有深度的医学;需要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最有效的医学;需要生理和生活相结合,成为能全民实践、能普及、有广度的医学。因此,医者要注重关注情绪,结合中医技术与人文,写好中医医案。
在新书中,王春勇精选了自己六年来的门诊诊疗案例临床笔记,通过176个案例的记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本身就具备叙事医学和生物医学的特征,也展示了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者如何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关爱病人,尊重生命。
参加发布会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郭莉萍教授表示,医者在疏解病人情绪的过程中对病人进行人文教化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医生的帮助,患者自身也要心态平和,掌握自我情绪管理这一必备技能。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部主任、副研究员卢永指出,患者心理健康对患者本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促使患者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措施。当前,广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主任马宁称,近年来,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医疗服务从疾病防治转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从实践来看,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共患的机率很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有关方面应该向全人群,尤其是青年人,及时灌输自我情绪管理的理念和技能。(完)
【编辑:郭梦媛】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