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11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1日获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国际标准“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第一部分:舌诊”和“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第二部分:脉诊”。这是ISO/TC249首次出版中医诊断学术语标准,为国际范围内规范和统一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制定中医诊断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是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中医诊断仪器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国际贸易。这两项标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王忆勤教授团队主导制定。
王忆勤教授带领团队研究人员,于2016年1月向ISO/TC249国内技术对口单位递交了标准提案,2018年3月正式立项,来自中国、美国、韩国、加拿大、捷克、匈牙利、加纳的七个提名专家与项目团队共同制定标准。在逾3年的时间里,多国专家共同努力,经过反复修改论证,最终形成共识。
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王忆勤教授带领的团队是国内外最早开展中医四诊检测系统研发、中医四诊信息融合辨证模型研究的团队之一,在中医诊断客观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王忆勤教授告诉记者,标准文本中增加了典型舌图像作为术语的辅助定义,为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制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同时,标准文本中有英文、拼音、繁简汉字、日文、韩文等,极大地扩展了标准的适用性。
这位专家表示,该两项标准的制定将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起到卓越的引领作用,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国内外医药交流、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对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国际话语权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将对推动中医药诊断仪器的国际贸易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第一部分:舌诊”(ISO23961-1)和“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第二部分:脉诊”(ISO23961-2)是王忆勤团队继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中医舌象颜色获取与表示方法”(ISO/TR20498-5)之后主导发布的两个新的ISO中医诊断类国际标准。
据悉,截至2021年1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导发布的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共计12项,在研中的ISO国际标准还有3项。(完)
【编辑:房家梁】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