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苗先锋
2016年《消失的微生物》一书问世,肠道微生态研究走入大众视野,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微生物与肥胖、哮喘、过敏、糖尿病、肿瘤、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正逐步开展。
一、肠道微生物概况
人体是由自身细胞及共生的大量微生物细胞所共同组成的复杂共生生命体。目前研究认为人体肠道内聚集的微生物数目可达1012~1014个,是人体自身细胞数目的10倍,微生物包含的基因数目超过987万个,人类自身基因数只有2万个左右,是人体自身基因数目的几百倍,这些后天获得的共生菌群及其所携带的遗传及分子信息即可称为微生物组。
(一)人体肠道微生物是如何建立的?
有研究表明,人体在出生成长过程中,主要在两个重要的环节、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肠道菌群的塑造。第一个环节是在分娩过程,婴儿会从母亲产道获得健康的肠道菌群,剖腹产和孕期抗生素则会改变正常婴儿菌群的建立。
另一个环节则是出生后的哺乳及断奶后的膳食干预。在女性乳腺中存在着乳酸菌等系列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哺乳过程中进入并定植于婴儿肠道。随着哺乳期的结束,日趋丰富的膳食外源营养物质则长期调节着人体肠道微生物中的的变化。
(二)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肠道菌群与人体互利共生,依靠人体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和肠道分泌的黏液和脱落的死细胞作为营养来维持很高的种群水平。活跃生长的肠道菌群会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同时包括短链脂肪酸、维生素和抗氧化等有益健康的产物,以及神经毒素、致癌物质和免疫毒素等可能危害健康的产物。
这些产物会进入血液,直接调节人体基因表达、影响人体免疫和代谢过程。而不当的饮食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衡,引发肥胖、肠炎和糖尿病等各种代谢性疾病。
图1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示意图
二、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关系研究
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同时免疫系统已进化至足以维持与肠道菌群的共生关系。肠微生态不但直接影响其所在器官肠道的疾病,而且通过“肠肝对话”影响肝脏代谢和免疫等诸多功能,在多种慢性肝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表1 目前肠道微生态相关的疾病研究
三、肠道微生态主要产品
1. 益生菌
当给与活的足量的微生物时,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益生菌有严格的定义,日常饮用的酸奶中宣称的益生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益生菌在药品、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已经广为大家熟知,例如培菲康、妈咪爱和养乐多等。
2. 益生元
益生元是一组能调节肠道菌群有益于宿主健康的无生命的食品成分。由于非单分子化合物,不能作为药品审批,但作为药品、保健品、婴儿奶粉、食品、饮料的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益生元企业有合生元、量子高科、保龄宝、龙力等上市公司,也有一批未上市的企业,维乐夫、英纽林等。总体上,益生菌益生元治疗或营养需要精准医疗或精准营养;目前还处在混沌阶段,不良反应较多。
3. 其他产品
合生元,益生菌与益生元相加的复合制剂。随意的添加效果不理想。目前市场上的益生元多数是随意混配添加的。
后生素,也有称为“益生素”,或代谢产物、生物源素(biogenics),或去细胞上清液,是指由活菌代谢活动分泌(代谢产物)或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的可溶性因子,能够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后生素具有类似于益生菌样的作用,同时又可避免摄入活的微生物。因此,后生素可能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选择,可以避免益生菌相关的风险,成为治疗许多疾病重要策略。这类产品目前还比较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