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40年改革印记 人民网头条今天聚焦安徽铜陵

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安徽,总是以改革而闻名。小岗村、傻子瓜子、少年大学生,都让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而2010年的春天,以“铜都”闻名的安徽铜陵,因为一场社区革命而引人注目。

  这场变革的足音,至今在安徽乃至全国回响。铜陵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全市范围内撤销街道办、实现区直管社区的城市。今天,看到铜陵社区改革的成功探索,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是铜陵?铜陵为什么能成功?

  2010年初,时任铜陵市铜官山区下辖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的李亦荣听说区里将撤销街道办,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他当即致电另外两个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听到的是相同答案。

  同年4月,区委区政府召开会议征求各方意见,眼瞅“撤销街道办,成立大社区”等字眼出现在方案中,他才确信,在座的很多人包括自己,即将从街道办的岗位上离开了。

  彼时,李亦荣正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和他一样,几乎每一位铜陵市民都置身其中。一年后,在铜官山区燃起的“星星之火”迅速覆盖至铜陵市所有主城区。此后,“街道办事处”这一在国内存在50多年的行政机构,逐步在该市消失。

  “‘看得到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到’。”铜陵市鹞山社区党工委书记王友群回忆,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之前,当地小社区一年工作经费普遍三四万,遇到要花钱的地方得向街道打报告,街道拍不了板的,再报给区里,一来一回,往往半年过去了,事儿还在那儿摆着。

  一方面是群众面临办事难、办事慢的痼疾;另一方面,社区行政负担重,工作人员疲于奔命。有领导干部坦言,走访时经常听到两方面意见:群众没处说理,即使找到街道、社区,甚至区里,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接待;街道办充当“二传手”,硬生生把区里的任务分配给社区,导致一线工作人员不堪重负。

  根据当地实际,铜陵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撤销街道办,实行区直管社区,把更多的力量,特别是人力下撤到社区,为基层群众做好服务。自此,铜陵市逐步撤销10个街道办事处,整合成立23个大社区。

  这,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新中国成立之初,“街居制”即为我国基层治理的普遍模式,而铜陵竟在主城区内将存在50多年的街道办撤销,前后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

  “牵扯面太广,稍有不慎,就会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反弹,导致改革失败。”改革初期,为稳住军心,保证街道人员平稳过渡至大社区,李亦荣带头在其中一个大社区担任书记,以确保改革首战首捷。8个月后,他被调到市民政局相关科室,参与制定一系列关于社区改革的体制机制方案。他笑言,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动了许多人的“蛋糕”,那一年,区委委员选举中,自己居然落选了。

  和李亦荣一样,铜官山区10个街道办数以千计的工作人员面临“再就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身份落差,让处在变革前沿的这部分人倍感压力。

  “牵扯面广,涉及利益大。回过头看,社区改革可谓步履荆棘。”李亦荣回忆,为减轻改革“阵痛”,妥善调岗分流,改革的制度设计上尽量体现人性化,在大社区人员、财力充沛的前提下,保障原街道办人员身份、职级、待遇不变。

  顶层设计科学有效,体制机制以人为本,过硬的制度建设为铜陵社区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不仅如此,面积和人口相对较少,而财力相对雄厚的铜陵,仿佛安徽的“改革试验田”,总能将规划变为现实。均衡教育改革、公务用车改革等均在此开启然后向全省推广。

  “这是一座移民城市,其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包容大气、熔旧铸新是它的城市品质。”安徽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认为,20多年前,以“醒来,铜陵”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让这座皖江小城的改革气质更加凸显。

  “可以说,铜官山区社区改革的成功,直接影响了整个城市的改革成效。”在李亦荣看来,铜陵社区改革由城市核心区铜官山区为起点,这个起点的成功,为一年后的全市推广打下了深厚的制度基础。

  律师张宏林每周二都格外忙,除了解决手头上的案子,还会到铜陵市幸福社区“坐诊”。“社区和司法部门牵线,在便民服务大厅专门开辟法律工作室,我和公安、检察院的同志每周排班,居民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法律援助。”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