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40年改革印记 人民网头条今天聚焦安徽铜陵(2)

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和张宏林一样,王玉洁在幸福社区也有自己的办公室,作为明德社工事务所的专业社工,她正在执行“幸福老来乐”项目,为幸福社区50个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类似明德这样的社工组织,幸福社区有29个,编外的社会组织是大社区便民服务的有效补充,能够给老百姓提供个性化、规范化服务。”她说。

  “年纪大了,资料老带不全。以前,养老金年审得跑好几趟街道办,‘大社区’成立后,家门口就能办。现在更方便,用手机自拍,通过软件传给社区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养老金年审。”70多岁的张老汉正捣鼓着儿子送的智能手机,老人给天井湖社区提供的信息化服务点了个大大的赞。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居民由‘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升级到‘一个窗口办所有事’。”铜陵市天井湖社区副主任荣建军说,他们将大量工作人员下沉到网格,每人配备手机终端,通过和上级部门数据对接,能将居民低保审批时间由2周缩短到2天,真正实现社区服务的智慧管理。

  “财权、人事均向基层社区倾斜。可以肯定地说,在基层治理、服务方面,当下的铜陵向前迈了一大步。”铜陵市民政局社区办副主任鲍宝盆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改革之前,小社区工作人员为7—12人,遇到花钱的地方得到街道办“化缘”;改革后,大社区专职人员普遍增至40人左右,每年还有30-50万的自主经费,为居民解决疑难杂症再不用来回折腾。

  2011年4月,民政部邀请中组部、全国人大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专家、学者聚集铜陵调研论证,并给予了肯定评价。7月,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7月底,安徽省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上,“铜陵模式”再度向全省宣传推广。

  重新梳理铜陵社区改革脉络,会发现它并非线性地攀升发展,而是一个螺旋形的上升过程。需要正视的是,随着改革逐步推进,过多的行政事务一度让铜陵市各个社区不堪重负。

  “渐渐的,妇联、邮政局、工商……什么部门都想在社区设分支。最多的一个社区有43块牌子。”鲍宝盆回忆,曾有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向他诉苦,“啥事不用干,天天整理各部门的材料都忙不过来。”

  为厘清政府职责和居民自治边界,2014年,铜陵市连续出台文件,在全市社区开展“减负增效专项行动”,退出或不予准入128项社区不应承担的事项,退出率达到51%。

  “专项行动让社区挂牌得以规范,办公场所环境大幅改善,社区事务特别是盖章和证明事项大幅减少,负担有效减轻。”鲍宝盆说。

  “去行政化,强化居民自治。让社区角色从‘政府的腿’回归到‘群众的头’。”铜官区民政局社区办副主任李炜介绍,现如今,小到小区整治、车辆停放,大到棚户区改造、公共活动中心建设,各社区都召开居民论(听)证会,将社区规划设计方案予以公示。

  一个例子至今被铜陵市民津津乐道。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近2个亿,拟在螺狮山社区辖区内扩建日产500吨的选矿厂,将部分生态绿地变更为工业用地,政府将项目交由社区居民进行讨论。该社区立即组织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经过反复讨论,否决了该项目规划。市政府经过研究,立即出面叫停该项目。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回过头看,改革是周全的,尽量兼顾了各方的利益。”李亦荣认为,社区改革在摩擦、碰撞中趋于稳定,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

  民政部基层政权司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城市管理层次越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铜陵减少了一个层次后,信息上下互动交流更快速了,对各方面的诉求可以及时反馈,社区管理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了。改革显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治能力在强化社区治理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3次获得“全国综治优秀市”、夺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沉甸甸的荣誉侧面验证了社区改革的成效,但针对改革中产生的瑕疵,铜陵的主政者也毫不回避。

  今年以来,该市多次召开“深化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研讨会,罗列出社区改革下一步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社会主体参与不足,各级政府对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的培育支持力度不够,社区工作者实际待遇与其承担的工作量不相匹配,岗位的发展空间较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等。

  社区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多位受访者给出了一致答案——以基层党建为抓手,提升社区凝聚力。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