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趣头条赴美上市,股价一路飙涨。开盘报每股9.1美元,较7美元的发行价上涨30%,接下来半小时内由于涨幅过大多次触发熔断、市值转眼翻倍,一度飙升超过190%,股价最高触及20.39美元。截至当天收盘时,趣头条每股价格为15.97美元,当日涨128.14%,市值接近46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趣头条上线月,以娱乐、生活资讯为主体内容。虽然只有两岁,但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截至2018年7月,趣头条的累计装机量达1.54亿,月活跃用户4880万,两年多的时间趣头条已经跃居为内容聚合领域的第二名,仅次于今日头条。可领域第一名今日头条至今还未实现上市梦。
在笔者看来,趣头条的崛起逻辑其实和拼多多类似。拼多多被看做是电商黑马,上线时间远远晚于淘宝和京东,可拼多多也只用了3年多时间就走上了美国纳斯达克。回忆拼多多上市的时候,拼多多创始人黄铮曾形容自己的用户群是“五环外用户”,趣头条何尝不是呢?
今年8月份在上海的一次会面中,趣头条COO陈思晖表示,很多人对于趣头条不熟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趣头条一直专注于三四五线的下沉市场,以后还会继续深耕这块市场。
笔者通过有关数据发现,下沉市场正在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上升风口。据统计,2017年有超过一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集中在下沉市场。目前下沉市场总人口是10亿人,移动设备5亿台,平均每人0.5台移动设备;一二线台移动设备,未来下沉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由此可看,趣头条和拼多多的快速成功正是抓住了这一风口机遇。
随着监管部门对网络内容质量要求趋严,作为趣头条的“前辈”,今日头条今年已多次被约谈、处罚,并要求关停内容低俗的内涵段子。趣头条如今也面临这个问题。
从营收来看,趣头条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可用户反馈,在趣头条上浏览咨询一般每隔三四条,中间就会插入一条广告。广告内容包括游戏、商业加盟、电商、地产、保险、小额贷等。值得关注的是,趣头条投放的广告质量并不高,偏灰色领域的广告仍是主力。
而且,趣头条虽然作为内容平台,但平台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曾遭到质疑。今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日报调查“刷新闻赚现金”App:内容低质频遭吐槽》一文,其中明确批评趣头条们的内容低端,充斥着各种打擦边球的假新闻和低俗信息。而这次趣头条上市当日,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新法律师团队更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宣布,要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趣头条至少200件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案子。起诉的内容主要是,趣头条冒用新闻机构名义开设账户,“搬运”了数百篇新闻作品等。
另外,笔者在其招股书中看到,趣头条称未来可能会遭遇政策监管趋严、营收结构单一、用户忠诚度下降等问题,其中,趣头条特别说明了公司目前尚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也就是说,趣头条是“裸证”上市,而这恐怕会长久地成为悬在趣头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据笔者了解,《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是2017年6月1日网信办新修订《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结果。按照2008年实施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凡从事网络视听经营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应当取得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否则将构成非法运营。可在政策环境愈发严格的情况下,牌照并不容易取得,经营网络服务需要的证件也在不断加多。老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发力于“五环外”且年纪尚轻的趣头条,明日之路不能不说是挑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