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孕妈内分泌易“出错” 产后也勿大意

发布时间:2021-04-05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怀孕期间很多孕妇受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问题的困扰。妊娠期糖尿病为何偏偏“盯”上你?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预防吗?怀孕期间得了甲亢,担心吃药影响孩子怎么办?针对孕妈的这些疑问,近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微课”特地邀请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内科、MICU主任罗毅平主任医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男女都可能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是生活中高频出现的一个词,到底什么是内分泌失调?罗毅平介绍,医学上来说所有能分泌激素的器官都属于内分泌系统,如中枢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乳腺、胰腺等器官。正常情况下,内分泌器官有规律地释放激素。

 

  所谓内分泌失调,即内分泌器官在分泌激素时出现了紊乱,主要表现为激素分泌总量和激素分泌节律出现异常。如当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皮脂腺分泌油脂过多时,就可能出现痤疮。

 

  除了身体生理方面的因素,作息紊乱、心理因素等也会导致内分泌器官功能的失调。罗毅平指出,从医学角度而言,男女都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不过可能女性由于情绪波动相对较大等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

 

  孕期内分泌为何易“出错”?

 

  内分泌失调不仅会让人变丑,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内分泌疾病,尤其对于孕妇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

 

  罗毅平介绍,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基本上占临床妊娠期内分泌疾病的95%以上,非常常见。

 

  “怀孕十月,女性朋友的激素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改变。”罗毅平解释,垂体能分泌大量的激素,并指导其他内分泌器官分泌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司令官”。女性孕期垂体体积增至正常135%,代表整个内分泌系统都将出现巨大的变化。

 

  具体来说,怀孕前人体会分泌一系列激素为受孕做准备,怀孕期间为了满足孕妈和胎儿的正常发育身体也会做出调整,产后哺乳期同样也会有泌乳素等激素的增加来适应身体需求。

 

  “糖妈妈”勿忽视产后血糖监测

 

  据统计,在中国每100个孕妇当中就有3个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罗毅平指出,一般从三个层面判断是否为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龄大于35岁、肥胖、缺乏运动等,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出现过不明原因的胎停、既往孕期有糖尿病等孕妈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正处备孕期的女性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罗毅平建议日常均衡摄入营养,注意少食多餐,尽量减少高升糖食物的摄取,维持一定的运动。

 

  当出现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及体重减轻等糖尿病“三多一少”典型症状时,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罗毅平强调,孕妈一定要正规产检,以便在还没有出现典型症状时早期揪出糖尿病。

 

  很多“糖妈妈”担心进行胰岛素治疗会影响宝宝。罗毅平介绍,一般通过饮食控制、营养治疗、运动调整等方式,八九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即可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大有讲究,可到医院营养科寻求专业的饮食指导。即便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孕妈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可用于妊娠期使用的胰岛素对宝宝是安全的。

 

  有些“糖妈妈”产后血糖恢复正常,认为可以完全放下心了。“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概念。”罗毅平介绍,约三分之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会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5%的糖耐量异常患者会得糖尿病,而且与正常女性相比,有过糖尿病史的女性终身得糖尿病的几率要高出七倍,因此产后也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建议产后6~12周之间、产后一年应复查糖耐量试验(OGTT),评估整体糖代谢情况,以后每隔两到三年进行一次,终身定期检查。

 

  心率增快、容易饥饿不代表一定是甲亢

 

  “甲状腺疾病在内分泌疾病中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疾病。”罗毅平指出,甲状腺疾病和个人的精神状态、作息情况、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长期熬夜、长期处于紧张精神状态者比较容易得甲亢,且甲亢好发于育龄期和青春期的女性。

 

  甲状腺功能每一项指标的意义不同,临床上通常通过甲状腺三项、甲状腺五项、甲状腺七项来监测甲状腺功能。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