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选鞋原则:
尺码:鞋必须是适脚的。要量出孩子的脚长,鞋内前方预留的空间要合理,而且不能穿太肥或太瘦的鞋,一定要很好包住脚,整体长度稍大1厘米左右为宜。
款式:学步鞋要选择帮面较高、鞋脸比较深的鞋。这样鞋比较包脚,鞋不容易掉下来。鞋浅、低帮鞋看似比较容易穿上,但宝宝的脚后跟窄小,不易挂住鞋,不够安全。
材质:鞋面使用皮革、超纤等透气性好的材料均可,要保持鞋内干燥、舒适,避免穿不透气的合成材料制成的鞋。尽量不要选择太软的布鞋,太软的材质无法稳定脚在鞋子里的位置。
鞋底/鞋垫:鞋底和鞋垫不能太软,要让脚掌有抓地的感觉,这样才有利于锻炼脚部肌肉,刺激脚底神经发育。鞋垫的材质方面,棉布的、绒面皮革的都行,能保持脚掌舒适即可。
鞋跟: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穿上有鞋跟的鞋会使上身前倾,臀部凸出,全身重量负荷不在全足,而前脚掌及脚趾也受挤压容易变形,不利于脚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有足跟不着地或长短腿的孩子,可以在足垫的足跟部分适当补高。
不同年龄选鞋有差异:
乳儿期(1个月~1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发育和生长速度比较快,脚部骨骼形态没有形成,穿鞋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欧丽影建议家长不给孩子穿鞋,夏天光着脚丫,天凉穿袜子即可。
幼儿期(1~3岁):由于孩子学步时每天花费大量的精力学走路,且自身双腿的肌力不足,要尽量选择轻便一些的鞋子。幼儿期的孩子走路不稳,鞋底太滑容易摔跤,过于防滑的鞋子又太抓地,不利于行走,因此,选择鞋子时应注意鞋底的摩擦力,选择防滑性能适中的鞋子。
此外,软鞋底有增强脚弓弹性的作用,硬底鞋缺乏弹性,容易形成扁平足;如果鞋底太软,容易重心不稳,加上孩子步态不稳,足背屈(翘脚尖)的能力差,鞋子的磨损度会大很多,应选择稍硬且耐磨性能好的鞋子。
总的来说,对于幼儿期的儿童,建议选择轻巧柔软度高、舒适度高的鞋子,需要注意的是,鞋子帮面材料透气性好,后帮尽量包裹住脚踝部位以保护脚腕,另外,鞋子的跖趾关节易于弯曲。
学龄前期(3~6、7岁):应选择鞋底后跟和帮面较坚硬的鞋子,鞋底跖趾关节要易于弯曲,满足鞋子的合脚性,帮面和鞋底材料要满足舒适性和透气性的要求。因为孩子的踝关节不稳定,比较容易出现跟腱内外移,选择后帮相对高和硬一些的鞋子,一是起到支撑和稳定踝关节的作用,一是后足的骨骼可以垂直生长,使肌肉骨骼的形态形成正常的对位对线。如有长短腿的孩子,后足的足垫应有补高,需选择相对高帮的鞋子,否则走路时足跟会跑出来,穿不住。
学龄期和青春期(6、7岁以后):这两个年龄段的儿童骨骼各部位发育已经成熟完善,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消费观,有了自己的喜好,在买鞋时也比较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成人鞋的设计理念引入到童年和少年鞋的设计中,使童鞋成年化,例如给女孩设计模仿成人穿着的高跟鞋。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护师敖天芝提醒,穿高跟鞋前脚掌受力过重,会导致脚部变形,建议家长不要给未成年人选择高跟鞋之类与脚型不合的鞋子。(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游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