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从“妈宝男”看独立人格教育的缺失(2)

发布时间:2021-03-02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人际交往中的边界往往是指个人内心的一种规则和底线,他人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是可以接触的,越界了则会有被冒犯的感受从而产生抵触的情绪。人们往往会在与家庭之外的人交往时注重边界,但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由于亲密关系的存在常被忽视。

  妈宝现象的重点在于“妈”,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抚育者在教育功能上的缺位、教育理念的错位以及教育方法的偏位直接造成了孩子独立人格的缺失。一个妈宝男的背后必然站着一对强势的父母或父母一方。这样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边界意识,对孩子处处“越界”,控制甚至干预孩子的一切。过度关注、过度包办、过度干涉势必导致孩子在本应学习独立思考、选择和问题解决的年龄被“服从”的标签所抑制,从一饮一食、穿衣打扮、课外活动到兴趣培养、交友选择甚至人生发展,无不充斥着父母的直接安排或“善意提醒”。如果亲子之间出现意见相左,父母往往用过来人的经验进行规劝、限制甚至打击,或者采用爱的收回、冷漠等方式逼其就范,甚至道德绑架。而当孩子无论是面临交往、学习、自我等问题时,此类父母就是盘旋在孩子头顶的直升机,随时俯冲下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纵使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渴望独立的想法,孩子也会因为这种家庭既有模式和父母的态度而放弃“权利”,听之任之。在面对需要自己独立判断、选择和处理的问题时,显得毫无主见、唯唯诺诺。

  如何建立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

  建立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首先需要打破“为你牺牲”的既有观念,而将养育过程视为共同成长的幸福旅程。随着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与育儿焦虑的不断下移,城市家庭逐渐转变成为以孩子教育为重心,教育母职化成为普遍现象,很多母亲牺牲了自我的兴趣、人际交往或事业追求,全副身心投入到育儿事业中,唯恐错过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牺牲式”育儿但凡效果不如预期就会带给母亲极大的挫败感,就如很多母亲所抱怨的那样“我为了孩子牺牲那么多,可他为什么就是不明白我的心,就是不能达到我的期望?”殊不知过度关注只会给孩子带来高压力从而渴望逃离,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养育的过程纵使不易,但并非痛苦更不需要壮士断腕。如果父母能够将陪伴和支持孩子成长看作一个自然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用一种积极又耐心的心态去拥抱接纳孩子和自己的成长,那就不会爆发“有一种冷叫作你妈觉得你冷”的矛盾,而是大小蜗牛一起去散步的美好情景。

  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需要父母秉持尊重与平等的基本原则,从内心真正认可孩子即使经验和能力不足但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家庭只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社会才是他们最终走向的地方,走向独立是养育的归宿,独立人格不是“高配”而是“标配”。从2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开始期望自己去掌控周围的环境,进行选择,甚至出现了反抗行为。如果这时父母只是用“不行”“不可以”之类的禁止、否定或命令性的话语来教育孩子,势必导致失败,并且让孩子更加消极。此时家长在与孩子接触时要使用请求、希望的语气,例如“宝宝,来做这个好吗?”这不但会让孩子欣然接受,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就是保护孩子独立的“种子”。从上幼儿园穿什么衣服,到上小学参加什么课外班,再到初中与谁交朋友,高中报考什么大学和专业,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即使出现了挫折甚至失败,也是真实体验和宝贵经验。这就能让孩子“在圆圈里肆意舞蹈”,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社会规范和家庭规则,又能在规则的保护下享有充分自由。此时父母更像是“坐在孩子自行车后座上的人”,掌舵者是孩子,父母则是在孩子成长关键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建议,同时跟孩子一起前行。

  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需要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实,明确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有记者曾经对10所高校的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家在本地的学生超过半数周末会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甚至有学生因嫌脏衣服太重而选择快递;超过八成的学生表示寒暑假回家父母都不会让他们做家务。这种现象无疑是“唯分数论”的家教理念在大学阶段的延续。边界感不是亲子感情的隔离,而是同处于一个家庭中的各成员基于平等与尊重原则的各司其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弱化其“特殊性”“中心性”和“被保护性”,通过与孩子建立规则,让其走进生活,逐渐承担起家庭成员应该有的责任,且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幼儿期让孩子从洗自己的小袜子到收拾玩具图书,再到餐前摆碗筷、倒垃圾;小学以后让孩子固定承包几项日常家务,到参与家庭事项讨论;上了中学则让孩子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以及承担照顾老人等职责。父母之爱子,为之计要深远。了解生活的真实会让孩子更从容和坚定,而承担责任则会让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性并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