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bit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仅有2.99亿美元,相比2016年同期5.504亿美元的营收大幅下降。与此同时,Fitbit的股价相比2016年同期下跌67%,市值缩水近5成。
与Fitbit被并称为可穿戴设备双雄的Jawbone状况更糟糕。Jawbone向来不缺钱,投资者中包括红杉资本、Andreessen Horowitz、Khosla Ventures、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以及科威特投资局这样的大金主,前前后后总共获得高达9.51亿美元的投资。
但是,它的市占率居然不断创下新低。2017年7月,Jawbone被迫进入清算程序。原CEO Hosain Rashman成立了一家名为Jawbone Health Hub的新公司,许多原来Jawbone的员工也加入了这家新公司。
找错了方向可能是当时可穿戴设备陷入困局的原因之一。计步、睡眠监控和活动记录等功能成为了标配,但是我们却没能看到采集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何在。可穿戴设备主要面向的年轻用户群体对所采集到的体征数据并不感冒——他们大多身体健康,无需时刻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
与此同时,真正需要这些数据监测技术的人群,比如老人及慢病患者等却被可穿戴设备厂商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根据皮尤基金会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45%的美国成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其中,患有一种慢性病的人群有40%在追踪自己的健康指标,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人群则有62%在追踪自己的健康指标。与此相对应,没有慢性病的人群只有19%会追踪自己的健康指标。
不幸的是,可穿戴设备收集血压、血糖、血氧等生命体征的技术还不成熟,同时医疗设备认证需要漫长的临床试验时间,更需要接受严格的监管。大部分风头正劲的可穿戴厂商习惯了赚快钱,更不愿意耗费精力与FDA和HIPPA(医疗电子法案)等权威机构进行沟通。慢性病管理每年近2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就这样被它们错过了。
不是没有可穿戴设备厂商注意到这些方向。事实上,动脉网在2015年~2017年共收录了73起涉及可穿戴设备的企业融资和IPO事件。不过,大部分企业的融资额和体量实在都太小了。
随着苹果、小米、华为和三星这样拥有生态构建能力的巨头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并以整个生态展开集团军作战大肆抢夺市场份额后,它们要想独立成长并壮大起来的机会已经很小了。Fitbit和Jawbone的节节败退在一定程度上也和这个因素相关。毕竟,单军种作战不可能和海陆空协同作战相提并论。
生态的力量,市场已经逐渐集中在大玩家手中
根据IDC于5月发布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报告,可穿戴设备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第一季度回暖迅速。整个季度出货量达到496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出货量大涨55.2%。这其中,诸如手表和手环这样的腕带式设备同比增长31.6%。
在整个可穿戴设备中,这类设备占据了绝对主流,出货量占比高达63.2%。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耳带式设备增长迅速,同比增长了135.1%,在整个可穿戴设备份额中已经占到了34.6%的市场份额。
2019年Q1,排名前五的可穿戴厂商依次为苹果、小米、华为、三星和Fitbit。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数据来源和统计时间的不同,IDC的报告与各家厂商的官方财报之间会有一些差异。
苹果
苹果继续排名第一,Q1总出货量同比增长49.5%,并占据了25.8%的市场份额。整个季度苹果共出货1280万台,出货量比第二名的华米(小米)高出近一倍。而在2018年全年,苹果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高达4620 万台,只比2018年榜单上前5位的华米、Fitbit和三星三大厂商全年出货量的总和略低一点。
Apple Watch在苹果的可穿戴设备产品线中占据了主要的份额,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相比去年同季度,Apple Watch的平均销售单价已经从426美元提高到了455美元。
不过,苹果的出货同比增长率在前5厂商中却排名倒数第二,出货量同比增长仅有14.8%。其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26.8%下滑到了25.8%。在苹果7月底公布的2019财年第3季度的财报中显示,以Apple Watch为主的可穿戴设备销售额达到55.25亿美元,比上季度37.33亿美元的收入大涨48%,成为当季财报不多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