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晚秋时节如何养生之燥邪致病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0-10-15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燥邪致病的特点,是由燥邪的性质和肺的功能失调情况所决定的。燥邪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是自然界燥邪从鼻窍、皮毛而入,常从肺卫开始,但有温燥、凉燥之别。早秋有夏火之佘气,故多见温燥;季秋有近冬之寒气,故可见凉燥。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或年老液亏,以致机体阴津枯涸所致,虽非外界燥邪直接引起,但素体阴虚者在深秋燥气主事之时,必然诱发和加重内燥。

燥易伤肺: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而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所以外界燥邪极易伤肺。燥邪外袭皮毛鼻窍,则出现皮肤干燥,毛悴色枯,鼻孔干涩,呼吸不利;伤肺则影响肺的肃降,气逆而咳,燥伤津液,而出现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咯,甚至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为燥邪所伤,还会引起大肠失润,传导失职而出现大便干结。若属初秋之温燥伤肺,当兼有发热汗出,脉浮数之表热证;若属秋末之凉燥伤肺,尚兼见恶寒无汗,脉浮而不数之表寒证。

燥胜则干:《内经》谓“燥胜则干”,在自然界可出现田地龟裂,禾苗枯槁,树叶焦黄。在人体,燥邪耗伤津液,也会出现一派干涸之象,如鼻干、喉干、咽干、口干、舌干、皮肤干燥皱裂,大便干燥艰涩等等。无论外燥、内燥,一旦发病,均可出现上述津枯液干之象。当然,内燥不限于肺,其他脏器的阴亏液竭,亦可形成内燥之症,如消渴就是胃肾液燥,《金匮要略》记述的妇人脏躁则多由心肺阴液干燥所致。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