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附:茯苓皮,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
附:鲜生地,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
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
附:连翘心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
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
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
附:川贝母、象贝母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
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
附:苏叶、苏梗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
附:麻黄根 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8.葛根
附:葛花 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9.薄荷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0.防风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药四百余,精制不同,生熟新久,炮煅炙烘。汤丸膏散,各起疲癃,合宜而用,乃是良工。云林歌括,可以训蒙,略陈梗概,以候明公。理加斫削,济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