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医看病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检查,而对于中医来说则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了解病人的情况,其中“闻”就包括听一个人的声音,通过这个人说话声音的变化,可以大致判断疾病的部位以及病症的寒热虚实。

由于脏腑、形质、禀赋、性别等差异,人的声音也有大小、高低、清浊等区别。通常正常的声音,具有发声自然、音调和谐、言语清楚、言与意符、应答自如等特点,这是人气血充盛、发音器官和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因情绪波动而引起声音的波动,比如喜时发声欢悦而散、怒时发声忿历而急、悲哀时发声悲惨而断续、快乐时发声舒畅而缓、敬则发声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温柔而和蔼、惊则发声慌张而紊乱,也都属于正常的范围。
如果平时声音都属正常,但一段时间内突然出现以下变化时,则提示你要多关心自己的健康了。
1、音调音高突然变化,可判断病变的寒热虚实。发声高亢,洪亮有力,多属实证、热证,表示人体正气充足,或阳热亢盛,机能活动亢奋,如心肝火旺等;发声低怯,细弱无力,多属虚证、寒证,表示人体正气虚衰,或阴寒凝滞,机能活动衰减,可见于脾肾亏虚。
2、语音重浊,说话时声调沉闷而不清朗,如在室中言。多因外感风、寒、湿邪或内有痰湿困阻所致,提示肺部发生疾病。
3、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如果是突然发作,多属于实证,常因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之邪,客喉袭肺,肺气失宣所致。此谓“金实不鸣”。而久病音哑或失音,渐渐加重,多属虚证,常因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枯液涸,喉失濡润所致。此谓“金破不鸣”。
4、语无伦次,说话颠三倒四,伴神志不清、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所致。常见于热病。
5、口吃或说话不利落,但是神志清楚、思维正常,多因风痰阻络所致,常见于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最后专家强调:“事实上,就像人体是一个整体一样,望气色、闻声味、问情况、切脉搏四诊都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听声音更需要配合其他三诊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