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并不是很出名的张仲景,凭借一本《伤寒杂病论》的流传,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水饺,是中国传统节庆的一种重要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流传着一段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东汉的神医张仲景,他也是《伤寒杂病论》的创作者。
东汉末年,当时的统治者比较昏庸,百姓的生活比较困苦。隆冬时节,百姓衣不蔽体,很多人被冻伤,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救济一方百姓,他命弟子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在锅里炖好,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称之为“娇耳”,煮熟后分给百姓。百姓吃了娇耳,喝了煮娇耳的药汤,不但填饱了肚子,冻伤的耳朵也被治愈了。
后来人们回家后也模仿张仲景制作娇耳,最初的药物变成了日常食物和节令的必需品,名字也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饺子”。至今在河南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而那里正是张仲景的故乡。
关于张仲景的生平,历史上记载的不多,只知道他生在东汉末年的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和曹操、刘备、华佗这些三国著名的人物是同一时代的人。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原序》记载他比较欣赏古代的神医扁鹊,可见他对医学肯定有着天生的爱好。
他的从医还跟三国的一位“神人”何顒有关。何顒的“特异功能”是看人比较准,比如在曹操还是个少年浪子的时候,他就说此子将来能成大器,后来发生了什么,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那时候,很多人都去拜访何顒,请他来预测下自己的未来。少年的张仲景也去了,经过一番交谈,何顒下了断语:“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大意是说,张仲景善于思考,深思熟虑,处事稳重,言不张狂,这具备了神医的基本素质啦。是预测也好,是暗示也罢,这让张仲景在医学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了。
后来,张仲景拜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学,没用多久,他的医术就超过了老师。后来,在洛阳,张仲景邂逅何顒,后者更是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的医术确实已经高过他的师父了。
被何顒两次夸奖的张仲景的名声远播,连朝廷也开始注意他了,后来被乡里的名人推荐到朝廷做官,官最大做到了长沙太守。当然,仕途生活并没有迷失他的医者仁心,每逢初一、十五,他便在公堂之上为百姓看病,“坐堂先生”就是这么来的。
当时,东汉朝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诸侯割据,战争频仍,大战后必有大疫,很多人得病因不能及时医治而死亡,而不能及时扑灭的瘟疫又让很多地方成为无人区。张仲景心急如焚,但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他想到了著书这个办法。
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把医书记载和自己的行医经验相结合,历时几十年,凝聚了毕生心血,终于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伤寒是指感风寒而发的疾病,广义的伤寒指的是一切外感邪气后引发的疾病或者并发症。这书里的“伤寒”指的就是广义的。
《伤寒杂病论》,一共16卷,其中伤寒病10卷、杂病6卷。当时由于造纸技术还不成熟,书应该是写在竹简上的,通过手抄的形式流传。张仲景去世后,书逐渐亡失。还好,没过多久,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和见到了这本书的断章残简,他利用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搜集该书的只言片语,终于找全了伤寒的部分,整理后,命名为《伤寒论》,但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时光又过去了八百年,到了宋代,一位叫王洙的翰林院学士,发现了一本被虫蛀了的竹简,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里面有《伤寒论》的一部分,还有论述杂病的,后来朝廷命当时的名医林亿、孙奇等人整理成书,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代校定本。
《伤寒杂病论》是对东汉前中医内科学的一个总结,标志着中医辨证施治的法则,在临床实践中基本确立。成书两千余年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市面上光是研究它的书就不下三千多种。张仲景也因此出被后人推崇为“医圣”,这个称号有多牛,看看有谁与他齐名就知道了——“文圣”孔子、“兵圣”孙子、“武圣”关羽。
张仲景是东汉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称为“医圣”。张仲景认为,秋季食疗养生方面,主食、副食均选用“甘润之品”——主食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并配以面食、白薯等,粥中常放些芝麻、核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