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膳食多样量适当,宝塔推荐不能忘;香甜食物别超标,粗细搭配要做到;体力活动要规律,30分钟运动不能少……”在疫情期间,由于孕妈妈多处于“居家”状态,更容易出现作息不规律、超重、心情烦躁等现象。近日,新华网推出专题《战“疫”专家说》,第五期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兼围产医学部副主任李光辉做客新华网,她表示,孕期不同阶段对食物的需求不同,孕妈妈需合理膳食搭配,适当运动,并赠与大家关于孕期的“吃+动”平衡小锦囊。
主持人:疫情当前,针对孕妈妈这一特殊群体,应该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李光辉:孕妈妈这个特殊群体有其特殊性,她的免疫力受着自身和外在的双重挑战。首先,在个人防护上,尽量地减少外出,这是阻断病毒的一个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次,如果要出门,也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随身携带洗手液、消毒液。我们在家的时候,也要注意及时通风。家人在咳嗽时,需要注意“咳嗽礼仪”,例如不要对着人群咳嗽,咳嗽时应用胳膊肘挡住口鼻。另外,尽可能不要吃生食,减少叫外卖的这些机会,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做适宜的运动。
但是孕妈妈这个群体还有一个特殊性,即为了定期产检,有时候还是需要外出。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可以视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产检的时间,但是一定要遵医嘱。比如说医生说可以2到4周产检,那就可以取时间的上线,即4周左右来产检,但不能就此在家待着不进行产检。目前,各级医院都提供了视频、电话、微信、APP这些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和指导这样的服务,孕妇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工具。
主持人:在您看来“居家”孕妇将面临哪些健康隐患呢?
李光辉:首先,因为孕妇一直待在家里,活动范围相对受限,稍不注意,可能会因为运动量的减少、饮食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孕期体重超标。孕期增重过多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增加些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的风险,以及分娩的时候容易难产、产后大出血等,甚至可能威胁到孕妇的生命。很多孕妇在子宫上本来就有一个瘢痕,如果孩子体型太大,那么会有造成子宫破裂的风险。此外,由于孕妇在家不能频繁地外出,可能会导致食物的种类不那么丰富,一些孕妇可能在饮食上不规律,会有暴饮暴食的情况出现。一是可能营养过剩,吃得太多、动得太少,二是种类来源不丰富,有潜在的营养失衡,特别是营养不足的风险。同时,熬夜、黑白颠倒的生活方式,也对免疫力造成潜在的影响。
除此之前,孕妇过度关注疫情,频繁搜寻相关报道也会给心理造成过大压力,产生紧张和焦虑心理,这对母儿健康,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的。
主持人:孕妇超重有哪些危害?疫情期间如何降低孕妇超重和巨大儿的发生率?
李光辉: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孕期超重都对母儿健康造成影响。首先,孕期超重会带来与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妊娠期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增高。例如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问题,这都与孕期增重过多有很密切的联系。其次,会造成孩子过速增长,增高“巨大儿”的风险,孕妇难产、产后大出血等风险也会增高。其次,也会影响孩子出生时的近期问题,如增加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等发生率。这些孩子在今后各个阶段,发生肥胖的机会增多,而且会增加与肥胖相关的一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甚至心血管疾病。所以,孕期体重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
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简单而言,要保持“吃+动”平衡,即摄入食物的量要与体力活动保持平衡。孕期体重的增长需根据不同时期而定,因为各个不同的时期,孕妇的营养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食物的摄入量。早期一定要控制好体重,无论孕前胖瘦如何,早期增长的范围都不超过2公斤,尤其是相对胖一点的妈妈。在中晚期,不同情况的孕妇要求也不同,可以用每周增长“半斤八两”来记忆。正常的偏瘦的人,八两左右,不超过一斤。稍微胖一点的妈咪,那么孕期中期,也就是十三四周以后,每周不超过半斤就行了。
最后,在食物的选择上尽量远离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垃圾食物。一般指香甜可口的食物,例如孕妇爱吃小蛋糕,一块巧克力蛋糕不到二两就会提供300多千卡的热量,这300多千卡相当于四斤的蔬菜或四个苹果。
主持人:孕期缺乏运动是否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