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往往是蜂蝶类昆虫活动的高蜂期,天性活泼好动的朋友很容易被小区绿地或是公园中安居的蜂虫蜇伤。尤其是一些有毒的蜂虫,对大家健康的威胁极大。
蜂蛰伤会致命吗?答案是有可能!
蜂蛰伤的危险性取决于蜂毒的强弱和被蜇伤者的体质。一方面,马蜂的毒性通常比蜜蜂的要强,被蜂群围攻比单个蜂蛰伤要危险。通常情况下,数十蛰以上的就有可能因蜂毒导致脏器损伤,但数蛰以下通常不会有什么危险。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被蜂蛰伤只会有局部轻微的症状,例如疼痛、肿胀等。但如果是对蜂毒过敏的人,就有可能发生过敏而致命。
蜂毒属于生物毒,对于人体来说是异体物质,可导致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时,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里的液体渗透到血管外,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血管里的液体不足)和局部水肿。血容量不足严重时会导致低血压,血压过低时会导致重要组织器官(如大脑)供血不足,也就是医学上讲的休克。血管漏出的液体导致局部水肿,最常见的是皮肤的斑丘疹,如果水肿发生在喉头,就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是窒息。
因此,蜂蛰伤需要注意的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蜇伤严重(例如数十或数百蜇),二是有过敏体质的人。当然,没有过敏史的人,蜂蛰伤后出现皮疹、头昏、昏倒、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都应该警惕,立即上医院就诊。
蜂蛰伤重要的是识别危险性,具体的急救,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尽量符合中毒急救三原则即可。中毒急救三原则是指:排除毒素、减少吸收、中和毒素。
1.排除毒素
(1)拔出毒刺
通常只有蜜蜂才会在伤口处留下毒刺,所以其他蜂蛰伤没有必要翻找毒刺。毒刺的拔出方法,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用卡片(例如银行卡)刮除,原因是用卡片刮除能避免毒刺里残留的毒液进入伤口。通常不建议用手捏或镊子去夹毒刺,因为会使残留毒液挤如伤口。然而,如果伤者不是过敏体质,即便不小心将毒刺的残余毒液挤入伤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拔除毒刺不是严格要求,尽力而为即可。
(2)洗、挤、吸
蜂蛰伤后清洗伤口是有必要的,清洗能清除伤口表面的毒素。至于挤和吸,笔者认为根据排除毒素的原则是可以的,但如果患者不是过敏体质或被蜂群围攻,没必要大动干戈。另外提一点,成年人的吸吮功能严重退化,想要用嘴从伤口吸出毒素很难,真空吸吮器或拔火罐会更加靠谱一些。
2.减少吸收
(1)捆扎
捆扎受伤肢体近端能减缓毒物的吸收,但捆扎会导致肢体血流障碍,严重者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毒蛇、蝎子或蜈蚣叮咬后捆扎受伤肢体或许还有必要,但是蜂蛰伤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样可能会得不偿失。
(2)冰敷
冰敷能减轻疼痛,减缓肿胀,减慢毒物吸收,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是不错的选择。但冰敷尽量使用毛巾或者衣物隔绝,尽量不要使冰块直接接触伤口。
3.中和毒素
蜜蜂的蜂毒是酸性的,推荐用碱性的肥皂水或2~3%的碳酸氢钠水清洗,马蜂的蜂毒是碱性的,推荐使用酸性的淡醋清洗。然而,蜂蛰伤后毒液进入伤口内部,伤口表面的清洗,酸碱中和的作用又能发挥多少呢?所以,清洗伤口尽力而为即可,不必太过纠结。
至于涂抹氨水、芦荟膏、牙膏等,且不论效果如何,笔者认为一个蜂蛰伤真没必要搞那么复杂。其他的涂抹酱油、洋葱、生姜、大蒜、葱花等,只想说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太可怕了!
蜂蛰伤我们确实应该重视,尤其是严重的蜇伤或者出现过敏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但是也没有必要谈蜂色变,急救措施也没有必要过于纠结,尽力而为即可。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