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心梗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引起了社会的高关注度。什么是心梗?简单地说,就是冠状动脉因故受到阻塞,血液不能正常流通,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缺氧。
从统计数据上看,心梗比较青睐中老年群体,但是近些年有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致残率、致死率也有所提升。对待任何疾病都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急性心梗病情进展迅猛,一旦发作,病情严重,所以更应该积极捕捉其早期症状。频发心绞痛或者初发心绞痛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临床上,有不少心梗患者因为救治及时,有效阻止了病情的持续加重。急性心梗发作之前,患者大多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但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现。总体来说,预兆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类。其中,约有30%的急性心梗患者可以表现出不典型症状,不容易直接将其与心梗联系起来。
典型预兆包括:
1.胸痛/胸闷: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咽部或双颊疼痛,带有压迫性、紧缩性、沉重感或窒息感等。稍微活动即可诱发或者夜间疼醒、不容易缓解。
2.腹痛腹胀:疼痛难以言表,范围可放射至颈部、肩部、背部、左臂等。
3.烧心:可伴随恶心和呕吐。
4.持续的气短或呼吸困难。
5.浑身无力,大汗淋漓。
6.出现头晕甚至意识丧失。
不典型预兆包括:
1.双耳听力下降。
2.牙痛。
3.淡漠、神志改变等精神症状。
4.肚脐周围疼痛。
5.眼睛无力或睁不开。
6.左上肢无力。
7.下颌疼痛。
发生急性心梗,患者感受到明显的不舒服及前述症状,应该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在120急救车到达之前,施救者应当先让患者安静平躺,避免频繁搬动,也不能随意服用止痛药。简易安顿好患者后,如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或者意识丧失等情况,施救者应立即为患者做心肺复苏。
大多数冠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心梗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运动不足、肥胖、糖尿病等。所以,要努力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饮食要规律,少吃过于油腻、过咸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证睡眠质量;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注重定时体检,出现异常尽早治疗。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