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精神紧张。人在紧张、焦虑、愤怒时,不良情绪会通过大脑皮质传达到植物神经系统,导致胃血管和幽门痉挛,分泌过多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黏膜保护层自我消化和受损。长时间抑郁、焦虑的人,容易患上溃疡病。
第二,过度疲劳。如果人长期处于体力透支和疲劳状态,会导致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分泌过多,伤害胃黏膜。
第三,喝酒吸烟。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饮用烈性酒,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香烟中的尼古丁还会强烈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减少一种胃黏膜的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吸烟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黏膜的破坏,形成溃疡。
第四,药物性胃损伤。很多药品,如解热镇痛抗炎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止痛片)、非甾体抗炎药物(消炎痛、布洛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可的松)等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症与溃疡,严重时会发生胃出血与穿孔。服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剂量与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
第五,睡眠不好。良好的睡眠对胃的健康至关重要,熬夜和失眠是现代人的通病。若睡眠质量下降,胃肠道的动态平衡会被打破,第二天,人没有精神和食欲,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引发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第六,胃怕寒。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适时增添衣服。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冷饮和雪糕虽然能过口瘾,却会伤胃,食物应以热为好。另外,空腹时应避免吃酸涩水果,如柿子、山楂、香蕉等。这些水果单宁含量较高,会引起肠胃不适。同时,适度运动有利于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