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学科组在《先进科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男女菌群在15个位点(包括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等)7个方面所存在的重要差异及其机制,为研究男女在对菌群相关疾病的易感性差异等领域提出了参考标准,在“菌群性别组学”这一崭新研究领域取得基础性突破。
据了解,“菌群性别组学”的概念首次于2013年提出,研究方向包括揭示菌群性别的差异,以及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肠—脑轴心”等重要系统相互作用的现象和机理。这些研究的直接应用在于对男女在某些疾病易感性方面差异做出机制性解释,并基于这些差异优化诊治和预防措施,涉及的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痛风、炎性肠病、老年痴呆症、自闭症、抑郁症,以及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马占山研究组在研究了男性和女性4大部位15个位点的微生物菌群后发现,人体菌群原来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物种组成(包括男女特有物种清单)、核心-边缘物种、网络骨架结构等7个方面。
马占山表示,研究菌群性别差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免疫与代谢,而菌群在调节免疫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男性与女性在痛风的易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男性更易得痛风的原因之一就是男女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不同。研究还发现,女性皮肤的正常菌群多样性显著低于男性,而皮肤防御的坚实盾牌往往是物种的多样性,因此女性患皮肤病的概率显著高过男性,特别是过敏性皮炎。此外,男女在对某些癌症发病率方面差异也可能与菌群差异相关。需要强调的是,菌群与人体这些调节系统往往是双向互作的,甚至可能构成了非常复杂的网络。菌群更是影响了“脑-肠通讯中枢”等复杂系统的运作。
此次发表论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于美国“人类菌群宏基因组项目”于2012年公开的数据,分析方法几乎全部来自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技术。(记者王潇雨 陆继才)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