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数人认为,高血压是诱发中风的关键因素,低血压则不会,所以没有引起重视。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对心脏病发作或中风产生影响,低血压不重视,同样可能导致中风。
这是由于血压偏低的人血流较缓,血液黏稠度和凝固性较高,容易导致血液在已发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令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此外,部分人由于低血压常会出现晕厥、跌倒,也容易增加受伤甚至死亡几率。临床发现,低血压患者在三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
夏季多汗。夏天出汗多,严重者可能还会中暑,这都会诱发低血压。患者在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可造成大脑低灌注,甚至中风。这类中风起病相对较慢,症状具有进行性,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肢体麻木等症状。所以,一旦出现肢体轻微无力、口齿不清,应及时就医。尽早纠正低血压,明确有无血管狭窄,早做处理。
低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意外。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血压不高甚至有些偏低,睡前没有任何征兆,一觉醒来发现肢体偏瘫、反应迟钝、言语不清。这是由于有些老人晚上睡觉时,出现心跳偏慢、血压偏低、血流缓慢,从而形成脑血栓。
慢性心脏病和缺乏运动。慢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功能减退、血管弹性降低,长期卧床缺乏活动等都会引起低血压。此时,患者容易由于基础病或其他因素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虚弱,严重者还可能看东西模糊、嗜睡,甚至发生中风。因此,对于正在积极防治动脉硬化的患者,应警惕低血压,预防脑血栓形成。
建议低血压患者日常做到三点:1.适度运动,避免长期卧床或久站。即使是久病在床的老人也应尽量起来活动活动,防止下肢血管内形成血栓。可以尝试散步、打太极拳等,但要以运动后无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为前提。2.增加营养,保持心情愉悦。平时可多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食物,比如果蔬、杂粮,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3.定期体检,及时就医。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超过60岁的老年人,应重视血管检查,常规筛查包括颈动脉、椎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如发现异常应做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必要时需做血管造影,发现血管异常应尽早处理。▲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