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破解老年人冬季养生误区

发布时间:2021-11-28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对于免疫功能衰退,防寒能力较差的老年人而言,冬季的养生保健显得格外重要。不过,当下很多老年人朋友对冬季养生存在着不少误区,导致养生效果不理想,甚至损害身体健康。下面就让小编从运动、进补、休憩三个方面为你破解这些误区,帮助老年人更好的预防疾病,调养生息,平安度冬。

  比如很多老年人习惯一大早就跑去晨练,误以为清晨空气新鲜,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当冬季气温走低,人体血管随之收缩,血液粘稠度增高,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十分不利。并且清晨雾霾较大,PM2.5指数高,容易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所以说老年人的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9点以后,或者下午4-5点的公园。运动时还要注意颜面、四肢的保护,防止冻伤。

  冬季户外干燥的天气也会加剧身体水分和矿物质的流失。因此运动前后不仅要注意补充白水,更要一并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时来一杯鲜榨的梨汁或猕猴桃汁就是很不错的选择。梨具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而猕猴桃则含丰富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

  冬季是最好的进补时节,但如若不能根据个人体质科学进补,对症下药,其结果必将适得其反。

  虚者补之,非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这是中医治疗的原则。即便是海参、燕窝、冬虫夏草等流行补品或保健品,也不可盲目服用。要知道滋补品在消化、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身体能量,加重器官负担。不少老年人朋友因知识水平有限,警惕性不高,一不小心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保健品讲座”所忽悠,落入不法商家的陷阱。损失钱财不说,身体健康还会受到威胁。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那么冬季煲汤进补时又该注意哪些原则呢?首先在很多老年朋友的观念中,认为煲汤时间越长越好,其实不然。专家表示煲汤时间过长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致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大量流失。以鱼汤为例,其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而鸡汤、排骨汤则是1~2小时左右。

  老年人普遍夜间睡眠质量差,加之冬季气温偏低,不少人有白天打盹补觉的习惯。殊不知睡眠过度对身体危害很大。

  据专家分析称,人在睡眠状态下心率较慢,血液流动速度减缓,容易出现血栓。过度嗜睡者还会出现血管硬化等问题。研究表明睡眠多的老人比睡眠少的同龄老人,心脏病突发率高出一倍,脑中风发病率高出四倍。

  因此老年人应调节好生物钟变化,使睡眠生物钟状态尽量与自然周期同步。尽可能坚持白天清醒的状态,适度出门散步,以保证夜间高质量睡眠。当然,在下午1-2点有睡意时,可少睡片刻,15-30分钟即可。

  其次睡眠时室内的湿度也要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都将加速空气中细菌的繁殖。尤其是对于干燥的北方,很多家庭就是因长时间不正当使用加湿器导致个别老年人患上了轻度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有些老年人认为加湿器就应全天开启,保持室内湿度。但专家称室内湿度一旦超过60%,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粘膜就会产生不适感,空气中的细菌、霉菌、放线菌也会开始活跃。同时加湿器长时间使用,内壁滋生的真菌或细菌也会随着水雾一同喷出,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脏,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诱发肺炎。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监测信息显示,热带风暴“纳特”已经加强为1级飓风。 “纳特”已经给中美洲带来严重破坏,导致至少28人死亡。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