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立秋后养生要注意什么?立秋后养生小常识收藏

发布时间:2022-02-28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天气炎热并未因立秋有所缓解。在北方,一般早上和晚上会变得凉快。这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的人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同时,经过盛夏的暑热熏蒸,此时正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机,若此时做好养生,便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立秋后养生要注意什么?立秋后养生小常识收藏

  “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从中医养生角度看是人体由“升”、“散”转入到“收”、“养”的关键时期。老人常说,“秋老虎过不好爱生病”。现代医学也证明,秋老虎天气易诱发多种疾病。今秋从运气学说讲,肝胆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会增大,要特别注意养护。

  “秋老虎”闷热高温天,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秋风为“邪风”“贼风”,过度劳累后开夜车甚至有饮酒坐车打开窗户的司乘,或者老年人夜里开窗睡觉,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建议“秋老虎”时间,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今年三伏天是加长版的,要足足晒够40天,每一天的炙烤都让人感觉度日如年。立秋过后,依旧是中暑高发期,尤其是中暑最严重的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立秋后天气仍热,雨水多发。湿或与热交蒸或与寒相伴,合而为湿邪犯病。此时如果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致使脾伤于湿,人就可能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因此,立秋后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

立秋后养生要注意什么?立秋后养生小常识收藏

  继续清除暑湿的同时还得预防秋燥。夏季酷热大汗,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极易出现秋燥,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烦躁不安、入睡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很容易被秋燥所伤,这个季节犯鼻炎的也增多。秋燥伤肺,重点养肺。

  立秋后基本以温燥为主,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建议大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马蹄、西红柿、豆腐、菱角、莲藕、蜂蜜及新鲜水果和蔬菜、瘦精肉、木耳、老鸭肉、鳖肉、青鱼、鲳鱼、黄花鱼、鲍鱼、鳗鱼、银耳、百合、紫菜、莲子、茨实、核桃、乌梅、芝麻等。

  秋季运动以舒缓安静为宜,如瑜伽、易筋经、散步等。养生重点在于培养定力、专注力,适宜练习打坐、静心、禅修、冥想等。

立秋后养生要注意什么?立秋后养生小常识收藏

  入秋之后,阴雨天气多。碰到阴雨连绵,人体内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而偷懒”,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出现“秋愁”现象。如果气象变化超过了适应能力,就会使人不舒适。医学上称为“气象过敏症”。其症状主要有抑郁焦虑、血压升高、失眠、多汗、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等。

  秋季过敏症中最厉害的要数过敏性哮喘,症状多为喘息、胸闷、咳嗽等,一旦发作,年年反复。除花粉外,秋季也是尘螨、霉菌繁殖的高峰时节,对此过敏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也表现为季节性哮喘,其中部分患者会同时合并夏秋季花粉过敏。

  立秋过后,有人晨起时会突然鼻痒,连续不断喷嚏,流大量清水样涕,鼻塞。这种情况要当心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主要与肺、脾、肾三脏之虚有关,可以采用补中焦脾胃之虚,或清肝胆之火热,结合中药抗过敏疗法,通过调理体质,以改善鼻黏膜被致敏的状态,很多患者朋友反馈用过中药效果改善明显就是这个原因。

  秋季过敏症高发人群,也要加强锻炼。运动适宜选择慢跑、舞蹈、太极等能够调动热量、加速循环代谢的运动,但不宜运动过量。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