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成为流行词汇,其核心特征便是用户增长放缓,用户红利减弱。从用户角度来看,经过近10年用户培养,拥有了基本识别能力,此外,信息继续爆炸与用户媒介接触时间见顶, 对用户来说,如果高效且精准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 内容或服务成为关键。
2017年,“内容分发”成为互联网最火热的关键词,而该领域开拓者今日头条凭借其迅猛的用户数和使用时长增长引起了互联网巨头高度关注和警惕,并且纷纷进入相关领域,推出竞品,“BAT围剿今日头条”成为时下最火热专业话题。
其中,百度将“搜索+内容分发”变为自身主业标配;腾讯旗下腾讯新闻和微信都引入“算法推荐”模块,并推出竞品天天快报;阿里巴巴也推出竞品“UC头条”。 巨头争相进入,预示着“算法推荐、内容分发” 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及巨大的潜力。
今日头条自身数据增速也不可谓不迅猛。2017年1月,其累计激活用户数达到7亿,同比增长84%;平均日活用户7800万,同比增长105%;用户平均使用时长76分钟,同比增长38%;平均日阅读量35次,同比增长58%。平地起高楼,今日头条从2012年创立开始,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了新闻资讯类APP龙头。
今日头条目前最重要竞争对手是腾讯新闻,以及其旗下竞品天天快报。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7年2月,今日头条以1.48亿MAU仅次于腾讯新闻客户端排名同类型APP第二,大幅领先竞品天天快报;此外,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今日头条MAU已经超越腾讯视频。
更进一步,从用户使用时长来看,今日头条用户日均使用时长76分钟,在新闻资讯类APP使用时长保持大幅领先,逼近微信,其数据为50%用户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毫无疑问,今日头条已经成为时下势头最猛的互联网独角兽。
我们认为,今日头条的横空出世,并取得亮眼的成绩,一方面,其背后反映的是其自身依靠算法推送个性化信息流模式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互联网产业在经过了上半场用户红利期的粗放式经营后,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今日头条的成功,对互联网产业未来5-10年发展趋势有重要前瞻指引性作用。
今日头条创立于2012年,于2012年8月发布第一个版本,今日头条能够5秒钟内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更新用户模型,越用越懂用户,从
公司创始人张一鸣,曾参与创建酷讯、九九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历任酷讯技术委员会主席、九九房创始人兼CEO。今日头条,最初采用“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获取了大量三四线城市用户,近年来,公司大量引进优质内容,不断拓展自身用户群体,成为当下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
从融资情况来看,2012年7月,公司获得SIG百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9月获得DST数千万美元融资;2014年6月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估值5亿美元;2016年底,获得红杉资本领投10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到110亿美元。
从商业模式来看,今日头条本质模式是以智能算法为核心,以不同平台抓取和自有内容为信息源头,根据不同用户喜好给用户推送个性化定制内容,内容的形式包括文字、图文、视频等,目前今日头条以信息流形式的原生广告为核心。
近年来,公司不断从内容端丰富内容品类,采用采购版权形式提高头部内容质量,不断吸引新用户。2017年1月,公司累计激活用户数已经达到7亿,平均DAU7800万,用户平均时长76分钟,各项数据高速增长。
的核心算法可以根据用户标签、内容标签和情景信息,计算用户对内容刚兴趣的概率,从而为用户推荐其感兴趣的内容。
使用时间越长,推荐越精准,用户的粘性也越大,公司竞争优势越明显,广告投放价值也越大。头条目前2500名员工中,工程师有1500名,其中800名工程师进行相关算法分析。
头条的主要盈利途径是广告,主要广告展现形式则是镶嵌在内容中的原生广告。凭借自身的庞大数据库,对用户性别、年龄、兴趣、职业、作息时间、地域、天气等信息进行准确识别,从而进行关键词定向,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
从数据来看,今日头条无论从活跃用户数,用户使用时长都增速迅猛。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今日头条日活跃用户(MAU)从9378万上升到14828万,同比增长58%,已经接近新闻资讯类第一腾讯新闻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