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内,往往能看到转发的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的文章。开头都是“科普范儿”,充斥着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接着“画风”就变了——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集中于两性疾病、健康养生等领域,多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来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事实上,“科学网文”存在人为操控的现象,操控它们的动力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为了推销某种医疗产品,最好就是为产品营销炮制一个好理由,而最好的理由则是看似公允的科学观点。在没有现成的观点可供利用时,炮制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就成为推销产品的不二选择,而采取数据造假、修改研究文献、套用医学理论等手段,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既看上去很有说服力,又不容易露出破绽。
“科学网文”的观点和内容,不是依据科学,而是依据产品推广的需要,这样一来,这些网文表面看属于科普文,但实质上是产品推荐的软文,是产品广告,倘若真有人信了,最终的结果无非两点:一是相关产品的销量增加,二是民众的健康素养被拉低。
既然趋利是朋友圈“伪科普”存在的重要因素,那么切断利益链就应成为整治的重要手段。只有找准“伪科普”网文的背后获利方,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其进行精准监管。“伪科普”网文的观点需要变成产品的推广语言,才能兑现成销量,这给监管带来了切入点。即使产品仅以软文作为推广载体,只要产生了广告的实质效果,就应依据广告法进行监管。抓住了这个“利”字,企业借此途径的获利空间方能被大幅挤压,“伪科普”网文对微信朋友圈造成的污染才会被逐渐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