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们来说,生命吃药最常看的是西医,当然也有一些疾病是需要通过中医的方式来调理的,而且效果也相对较好,关于中药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中药之最,全方位为您的身体着想,提高身体俗气,让身体更强健。
补阳之最———鹿茸
性味:甘咸、温。
功用: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
主治: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遗精、腰膝痿弱、虚寒带下及久病虚损等症。
禁忌: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阴虚阳盛者忌用。
鹿茸的保健作
用非常高,是良好的全身强壮药。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
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鹿茸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它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
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发生和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抵抗衰老的作用。
补阴之最———女贞子
别名:女贞实、冬青子、白蜡树子、鼠梓子。
性味归经:苦甘、平。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甘,无毒。”;入肝、肾经。①《本草经疏》:“入足少阴经。”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阴药
功效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本草经疏》:“当杂保脾胃药及椒红温暖之类同施,不则恐有腹痛作泄之患。”
药用依据:
1、《本草经疏》: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其主补中者,以其味甘,甘为主化,故能补中也。此药有变白明目之功,累试辄验,而《经》文不载,为阙略也。
2、《本草述》:女贞实,固入血海益血,而和气以上荣……由肾至肺,并以淫精于上下,不独髭须为然也,即广嗣方中,多用之矣。女贞同固本健阳丸服之,尚有腹疼,则信兹味性果寒也,时珍云温,亦不察之甚矣。
3、《本草新编》:女贞实,近人多用之,然其力甚微,可入丸以补虚,不便入汤以滋益。与熟地、枸杞、南烛、麦冬、首乌、旱莲草、乌芝麻、山药、桑椹、茄
花、杜仲、白术同用,真变白之神丹也,然亦为丸则验,不可责其近功。女贞子缓则有功,而速则寡效,故用之速,实不能取胜于一时,而用之缓,实能延生于永
久,亦在人之用之得宜耳。
4、《癸辛杂识》:女贞之为白蜡,胜国(指元代)以前,略无纪载。
5、《本经逢原》:女贞,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
6、《本经》:以枸骨主治,误列此味之下,后世谬认女贞有补中安五脏之功,多致误用,滋患特甚,因表而出之。
7、《重庆草药》:散气血,止气痛。治齁病,咳嗽,白带。
8、《本经》: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
9、《本草蒙筌》:黑发黑须,强筋强力,多服补血去风。
10、《纲目》:强阴,健腰膝,明目。
11、《本草经疏》:凉血、益血。
12、《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
13、《纲目》: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痛,诸恶疮肿,疡疮溃烂,久者以水煮,乘热贴之,频频换易,米醋煮亦可。口舌生疮,舌肿胀出,捣汁含浸吐涎。
14、《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敷止因伤出血,消炎消肿,治汤火伤。内服可止咳嗽,止吐血。
15、《本草再新》: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疼,通经和血。
补血之最———当归
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补脾之最———山药
别名: 山药、怀山药 、淮山药 、土薯、山薯、山芋、玉延。
气味: (根)甘、温、平、无毒。
药用价值:
(注意: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山药的根茎。)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4、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一次饮服。
5、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6、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7、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8、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根茎入药,滋养强壮,治脾胃亏虚等,也可作副食品和酿酒原料。
盾叶薯蓣,为薯蓣科植物,根茎横生,形似生姜,又称黄姜。以根部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