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食管细胞的癌变与诸多基因有关。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带领团队,曾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多个全新的中国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易感位点,而食管鳞状细胞癌是食管癌最常见的类型。
“人体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更新、代谢,由于生活中不恰当的刺激,可能会导致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发生基因的错配、丢失,成为癌变的基础。”王贵齐说。
早期治疗对我国医师来说并非难事
在探明上述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相关的物质摄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能够有的放矢地预防食管癌。
王贵齐等与会的多位食管癌领域专家表示,鉴于火腿、熏肉等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要少吃或不吃;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摄入发霉变质的食物;少抽烟、饮酒;避免过烫、过硬食物入口;均衡饮食,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等。如家族中有患食管癌的病例,则更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紧绷一根弦”,定期体检并进行食管相关疾病的早筛早治。
事实上,如果早期能够及时发现癌变,接下来的治疗对于我国医师来说,并非难事。
“中国食管癌年外科手术量居世界第一,中国食管疾病的诊疗技术不输发达国家,中国外科医生有充足的经验与世界分享。”欧洲胸外科协会主席、意大利托里诺大学教授恩里科·鲁菲尼称。
我国庞大的食管癌病例数为中国外科医生提供了大量临床案例。“在食管癌领域,中国的外科大夫手艺非常巧。欧美国家的大型肿瘤中心每年仅有100例左右食管癌患者,反观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每年的患者数能达到1000例左右,”世界食管疾病协会主席、美籍华人陈晓欣对记者说,“因此,中国在食管疾病研究方面贡献颇丰,有病例打底数,欧美食管疾病研究要向中国看齐。”
“整体看我国食管疾病在基础研究领域较为欠缺,而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更重基础、更细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薛奇指出,下一步我国会依托大量的病例数据,用数据支撑科研,希望能在世界范围级的食管疾病指南中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