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温泉养生,更是中国文化所特有。古代中华温泉养生文化的精髓则是帝王养生。秦始皇为治疗疮伤而建“骊山汤”,由此开中国温泉养生之先河。汉朝皇帝喜欢将西域进贡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温泉池中,以沐香汤。唐皇于温泉养生十分讲究,温泉养生的器物用品大多采用玉器、桃木等辟邪之物,唐皇沐浴前后的饮食都由随行太医特别调备,并有详细记录在案,甚至连入浴的时间都有要求。中国历史上,温泉较大规模的利用,起源于秦汉而盛于唐。北魏《水经注》所记载的温泉共有31个,其中12个可以疗养。《水经注》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真实地记载了温泉的保健养生作用。
温泉的养生保健功效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依靠地热水的温度,二是温泉流动时产生的机械冲击作用,三是温泉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汩汩流动的泉水柱本身就对人体有按摩作用,在一些专门修建的“按摩池”中,泉水集束泻下,利用落差产生的冲击力,“按摩”人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的肌肉,对平常久坐电脑前的肩背僵硬、腰酸腿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赢得许多上班族的青睐。
有健康专家认为,泡温泉还对现在脑力劳动者的“亚健康”状态(即慢性疲劳综合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并将泡温泉与劳逸结合、进行有氧运动并列为消除、预防“亚健康”状态的三大良好生活习惯。有资料显示,泡温泉不仅能够松弛神经、缓解压力,还有排除毒素、增强体质等实质性的功用。
温泉的养生作用虽然得到大家公认,但由于其泉口出水温度相差较大,矿化度不同,泉水内含有的各种化学离子、微量放射性元素的数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温泉的养生作用也不同。目前,按温泉泉水所含矿物质不同,分为单纯泉、硫磺泉、碳酸泉、食盐泉、碱泉、放射性泉;按水热活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沸泉、沸喷泉、间歇喷泉等。温泉水由于它的化学成分、水温,以及压力、浮力综合作用于人体,对于治疗皮肤病、关节炎、肠胃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疗效。一些温泉中所含的锶、锂、硒、偏硅酸等多种与人体生理机能有关的矿物质,可温经通络,畅达气血,消除疲劳,强身健体。
温泉有益身心,温泉浴是健身护肤的最佳沐浴方式之一。中医学认为,温泉性味多辛热,有温通经络、活畅气血,使人精神愉快等功效。天冷泡泡温泉特别舒服,但泡温泉的学问你知道吗?其实泡温泉的时间、姿势都有所讲究,才能达到最佳保健效果。
泡温泉的时间不宜过长。泡的时间能多长要看水的温度。34℃~36℃是微温浴,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能平缓情绪;37℃~38℃是温浴,能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皮肤紧张;39℃~42℃是高温浴,能改善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泡温泉的时间以每次10~20分钟为宜,若是34℃~36℃的微温浴时间可稍长些,高温浴就绝对不宜超长。
因温泉成分不同,在浴中的时间长短亦应有差异。如果温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应防止过多吸入碳酸气,引起不良反应,故应隔日进浴一次或连浴2日休息1日,每次8~15分钟。
此外温泉的花样很多,确实不同的泡浴方式也会影响其功效。瀑布浴可活络筋骨、减轻酸痛,而坐浴可消除疲劳。冷热泉交替的方式可加速放松全身。故常有人在温泉和冷水之间轮换交替。
但是,泡热水之后再泡冷水这种做法对于血管硬化或血管瘤的人群是绝对禁止的,尤其温度相差太多的话,不宜在短时间内相继浸泡。这种做法对于体质虚弱者更容易造成感冒。由于在热水浸泡的过程中血管扩张,毛孔舒张,容易造成寒邪乘虚入里。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此方法易引起人体血管的骤然扩张或收缩,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者慎用。
许多人认为,如果感冒了,泡泡温泉利用温泉的温度可以帮助康复,是这样吗?如果你感冒的症状为鼻塞流清涕、食欲减退、腹满易饱胀等特征,泡温泉确实有一定的康复作用。但如果你有容易疲倦气短乏力,动则气喘,则属于气虚者,并不适合泡温泉。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