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QTT”,两年零三个月,趣头条完成了从产品上线到美股上市的过程,这家公司在资本上的进击速度与它的用户增长一样引发业界饱含讶异和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人们不得不承认它在获客机制上的行之有效,它设计了一套针对用户的奖励机制,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在它的招股说明书里,这种获客方式被称为“用户忠诚度计划”。不仅是趣头条的同行,就连全民K歌这种巨头旗下的App也开始采用类似的红包拉新方式。另一方面,趣头条的发展速度并不能完全消解人们对它的非议,比起说着算法故事或从门户时代转型而来的同行,趣头条似乎还没完全做好准备,就已经赢了一场赛跑。
跑赢的前提是,趣头条站对了位置,它抓住了巨头尚未站稳脚跟的下沉市场。2017年5月,趣头条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红点中国接触这个项目时,趣头条还远不像后来那么抢手。
“在那个时点上,大家还在消化和理解下沉渠道这件事情。”红点中国执行董事张鸣晨说,尽管趣头条当时的DAU已经超过300万。但拼多多还没上市,腾讯还没有入股趣头条,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还有第二波没被挖掘出来的红利。
美东时间9月14日,趣头条上市首日,发行价7美元,最终以15.97美元收盘,大涨128%,中间五度触发熔断机制。以此估算,这家1300多人的公司如今市值为45.88亿美元。
尽管不像拼多多那样上市之初就引发巨大的争议,趣头条所面临的也依然是不尽乐观的评价。那些看上去是因为几块钱补贴而下载App的用户会一直留在平台上吗?它能应对巨头回过神来的攻势吗?唯一不被否认的是它的增长速度,截至8月,趣头条DAU已经超过2000万。它的下一个目标是达到DAU过5000万,只有过了这条线,才达到创始人谭思亮口中的相对“安全”。可以作为对比的是,今日头条从上线年时间。
拼多多上市时,创始人黄峥曾表示“淘宝受过的苦,拼多多都得受一遍。”同样,作为行业后来者,今日头条走过的弯路,趣头条可能也得走一遍,最典型的便是外界对它内容低俗的批评。不过,今日头条所面临的监管之困,没有人想再走一遍。上市之前,趣头条拿到了人民网旗下基金和新闻的投资,后者除了占股2%,还将派驻专门人员帮助趣头条提升内容。
36氪与趣头条CFO王静波聊了聊,关于这家公司的未来,以及它怎么看待与巨头的竞争。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比起募资,上市对这家公司更大的意义在于品牌。当它在下沉市场占据足够优势,往一二线城市进攻,品牌可能会是它最大的制掣,因此它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36氪: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上市?毕竟你们成立才两年多,而且账面上还是亏损的。
王静波:最重要一个角度还不是为了钱,如果你看我们的资产负债表,我们融的资绝大部分都还在账上,烧掉的金额非常小,现金流其实很健康。包括我们8月份又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上市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因为品牌,毕竟我们要挑战行业里的很多巨头。资讯这个赛道,或者说泛娱乐的内容,是所有巨头都不会放过的,包括这里面已经有一些非常强大的公司。跟它们竞争,品牌是很重要的事。
打三线或者四线更下沉的用户,他们可能没那么在意品牌,但随着我们逐渐变大,逐渐去打这些二线、一线的用户,他们会非常在意你的品牌。我觉得上市对于提升品牌是非常有效率的事情。
王静波:我觉得有价值的公司大家都会认可,但是作为第一个确实会好一点,这个也是一个战术上的考虑。
王静波:基本上算同一个阶段,跟腾讯谈大概是从去年年底谈到今年二三月份,我们IPO可能稍微晚一点,有重叠。
王静波:这两个都是战略投资者,人民网旗下基金对内容和跟监管合规方面有帮助。另外一家投资者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名字暂时不方便披露,他们也很专注三线以下,我们会有很多线下的业务合作。
地产公司的触角是很广泛的,它的楼盘住了很多人,住户接近千万人,物业管理人员几十万,这个也能帮助我们做一些线下的推广,包括他们在趣头条上投放广告,空间都很大。
36氪:所以你们这轮融资其实是抓住资讯类App的两条命脉,一是监管,二是获客。
王静波:我们不想讲这么多故事,会有些帮助,但不是说有了这些就万事大吉了。
王静波:目前为止,我们获客大多是线上的,这跟整个公司的基因和模式有关系。但是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不可避免要线上线下并举,在某种情况下,线下的获客成本可能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