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趣头条CFO王静波 :用户补贴的模式也许没有大家(2)

发布时间:2021-12-27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王静波:比如说,你找到好的方式,找到正确的人群,像淘宝以前的农村刷墙,刷个墙的成本跟应用商店买量的成本比就更便宜。包括再远一点的未来,我们也不排除做一些线下活动,比如说公益,或者赞助电视节目,我们也都会考虑,但暂时时候还没到。

  36氪:用户如果是因为补贴才下载趣头条的,7天或者一个月之后,留存率是不是会有一个陡坡式的下降?

  王静波:我们的留存到一个月之后,曲线就相当平缓了。一开始的确会下降很多,它的本质不是流失,而是选择用户。就比如你去应用市场买人,买回来100人,其实这是随机的100人,他们并不知道产品适不适合自己,可能很多人第一天就删掉了。你要找到正确的用户,一旦找到了,比如到了第三天还在这,那这些人很多都是你长期的用户。

  王静波:就我们看到的行业数据里,我们的留存肯定是业内较高的,我不敢说是最高的,但基本是10个产品里面排在前三位,甚至更靠前。

  王静波:除了拉新、留存,内容增长也是很重要的,可能还会有人批评我们的内容low,但我们相信如果做一个自己跟自己的比较,跟6个月前比,我们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

  36氪:半年前36氪采访趣头条的时候,你们的内容量是一天30万条左右的量。现在这个数据有增长吗?

  王静波:量其实没怎么变,中间涨了一波,后来我们把它砍下来了,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质不是量。我们会对作者做分级,把不合格的作者封掉一批,我们近段时间封了平台上大概三分之一的自媒体号。通过算法和编辑的综合调整,让好的内容多曝光。我们理解下沉用户有不同的喜好,他们会跟一二线用户的口味不太一样,但是质量还是很重要的,下沉用户的也需要质量更好的内容。

  36氪:这些签约自媒体尽管能够带来很高的流量,很可能是占超过总体的七八成,但从内容质量上来说,是不是更泥沙俱下,更难把控?

  王静波:确实是有这个问题,国内版权意识相对还是稍微差一点,洗搞、拼凑的事情非常多,作为平台就要不停调整规则,通过规则的导向,让好的自媒体、做原创的浮出来,搬砖的抄袭的沉下去。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精英媒体或者是人群还是会对三线以下用户的喜好有点偏见。

  王静波:这么比吧,买东西,本质上大家的取向是不会有差异的,都要多快好省,这个需求我不觉得三线跟一线是有区别的。只不过可能下沉用户会权衡,价格更敏感,可能一二线块钱没那么重要。但我不觉得会有三线的用户看不出哪个产品质量更好。

  内容就不是这个问题,可能真的是有内容你喜欢,我不喜欢。举个例子,我们的整个视频播放量里面,广场舞能占到五个点以上。这是质量好坏的问题吗?广场舞的质量就很差吗?不是的,这是大家取向的差异。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可能也不能光按一二线的眼光去看这些内容,你跟三四线的推美剧,他确实就没兴趣。

  36氪:你们在获取内容上的成本从2017年上半年的22%到2018上半年的39%,是因为这个行业内容的单价变得特别高,还是说你们整体的采购量变大了?

  王静波:一块是我们签了更多的专业媒体,挺多是年度授权的;第二,我们确实在扶持自媒体,也希望多吸引头部的号过来。那么在挖人的过程中肯定还是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内容支出占比再高一点都有可能,这也是我希望的方向。

  36氪:对内容的补贴上升,是不是意味着对用户的补贴就要下降?用户如果在平台上拿到的钱少的话,还会留在你们平台上吗?

  王静波:我们觉得它不是补贴,本质上是一种积分,就像航空公司的积分一样,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它的现金价值或者实际的兑换价值其实很低,那么作为一个用户,比如山村的用户,他不可能说我完全没有消费内容的需求,就是过来赚这个钱。一天花一两个小时赚很少的激励也不是大多数。用户还是要看内容的,反正我每天都有时间,我要看一些内容,在这个平台,那个平台或者是趣头条看都是一样的,内容差不多,这边有积分,我就会在这边看。

  积分目前占到成本的比例还比较高,接近收入的一半,最终我们肯定是希望内容不断改善,抓住用户的需求,最后积分在用户的决定里面占到的比例越来越低,最后积分占成本的比例也会下降。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