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用到了《第二性》中的一句,“相比于男人,女人的命运更加取决于生理上的年龄。男人是不断地衰老的,而女人是突然失去女性特征,失去时,她还年轻。当青春被摧毁时,她感受到死亡的逼近。”
在这段关系中,萨特在外寻欢对于波伏瓦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冷落,让一个女人较男人不同的千丝万缕的心思,和在爱情中对纯粹情感的追求显现而出。波伏瓦表面接受偶然爱情,却似乎无法全部释然,这是在表演与台词上都设置得非常微妙的一处。
他们的关系中始终自律,坦诚彼此的情人,与情人的约会也会理性地征得对方的同意。但二人关系依旧变形,就像《女宾》中皮埃尔说“我对你的爱从来没有消退过。”
弗朗索瓦丝说:“那是因为你把我们的爱置于某个保险箱里,久而久之,你甚至都忘了打开看看它。”波伏瓦口是心非的隐忍,嫉妒,不被尊重感和怀疑也开始滋生。
这不禁留给我们一个问题,男人和女人在爱情中是否真的有不同的追求?在一段关系中是否能真正的平衡?
在波伏瓦回忆录第三卷《时势的力量》中,她曾承认:“我试图在这种关系中得到满足,但我白费了力气,我在其中从未感到过自在。”
在剧末,波伏瓦与另一个自己的争吵,展现了她自我的矛盾,或许在这段女权的斗争中她也没有超脱自己的局限。
但波伏瓦的平权思想在那个时代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她用一生去实验了爱情。导演徐紫东说他想客观呈现他们关系的方方面面,让观众自己选择。
结尾还大胆地设置了波伏瓦的与萨特去世后灵魂间的争论,我们听到了一对老情人间在现实中不敢说出的直白尖酸的话,直指激情的褪去,彼此的厌倦与嫌恶。真实,也无奈。
如果再重来一次他们还愿意签下这相守的诺言吗?我们都不可知,但《第二性》在结尾中给了他们一个理想的归宿,或许两位哲学家作为最懂彼此精神思想的人,只有这样相爱相恨的陪伴才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