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回顾一下高中物理的双缝干涉实验,当一束光子或电子通过双缝,在荧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针对这个现象,物理学家展开了百年之争,以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认为干涉条纹,是由于电子的分布几率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一个电子可能同时通过两个小缝,至于从哪个小缝通过是不能确定的,即著名的几率说。
以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等为代表的物理学家们,认为几率说是不完备的,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用因果律来解析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几率说占据上风,但是几率说只是说明干涉条纹像波动,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由于没有解释明暗条纹的本质,爱因斯坦认为,这种几率说是不完美的,用“上帝不喜欢抛色子”反唇相讥,应该还有更深层的规律未发现,并以不当物理学家相威胁。薛定谔提出一个更极端的思想实验,在一个笼子里有一个猫,和一个毒气瓶,还有一个衰变的原子,原子衰变时放出中子,中子激发锤子,锤子打碎毒气瓶,猫就死啦,由于原子的衰变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所以猫是死的或是活的也不能确定,显然,薛定谔想用这个思想实验来打击几率说,两派都是大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各不相让,霍金也百思不得其解,说过,“我想起薛定谔猫就像拿枪打死它”,多么无奈呀!他们之间分歧不但是是量子力学和经典物理学的之争,也与逻辑学哲学存在矛盾,几率说过于强调偶然性,并没有揭示其必然性,波粒的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互相制约,相伴相生,同生同灭,偶然性不能离开必然性孤立存在,何者是必然性,何者是偶然性必须都得解释清楚,粒子可能在这里出现也可能在那里出现,偶然出现,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根据和条件,几率说并没有看到偶然性的后面的必然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是相互联系的,目前理论物理学假说林立,正如盲人摸象各执一词,无法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的对应关系,“薛定谔猫”像个猛兽挡住理论物理学家的进步,目前的状况是物理实验发展在前,理论发展严重滞后,为建立完美的物理学,需要更基本的哲学原理和方法。
于是超弦理论横空出世应运而生, 科普一下什么是超弦理论,超弦理论最先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林七十年代提出的,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当时为了解释波粒二象性和粒子的无限自能等难题提出的,88年由熊玉科求证的,2007年在山东省物理学会推荐下获得山东省科技奖,对物理学的原理作大部保留和创新,它的基本思想是电子、质子等粒子是一个点,而周围的电场分布在圆柱形的空间内,近看它周围的电场和磁场像一个无限长的水管,远看像一个直线,粒子通过场与外界作用。超弦理论依据的原理和哲学思想是什么?地球、磁体、电子等带电体作曲线运动或转动时,它周围的磁场、电场、重力场一同运动,发电机就是这个道理.实体和场共有两个速度、两个能量、两个相对论效应、两个角动量等物理量。以磁体为例证,牛顿力学只研究实体部分的物理规律如质量、离心力、速度、角动量等物理量。电磁学只研究电场和磁场部分的物理规律,应该同时考虑这两部分的物理规律,整体上把握物理学,这样把牛顿力学和电磁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这个思想可以解决核力方程、超弦理论、量子纠缠等量子力学中的难题。
例如月亮,它的质量、速度、角动量、位置、轨迹和能量都是确定的,再看看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如千军万马,其原因是月亮的引力场在做功,还有人的情绪、智力、生理周期等都会受引力场的影响,而引力场的质量、能量、角动量都不确定。再例如一个磁铁通过一个缝时,在另一个缝也会探测到磁场,大家看见问题所在啦,再例如笼子里有个小鸟,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小鸟可能在笼子里面,也可能在笼子外边,正确的解释是比如笼子里面有个磁体,用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会发现笼子里面、外面都有磁场,于是得出磁铁可能在笼子里面也可能在笼子外面,笼子里的磁场强度大,在笼子里的几率大一些的结论,于是就解释了不确定原理,对于电子也是如此。
奥,恍然大悟!大家看到了问题所在,对于磁体、天体和电子等实体部分,它的位置、质量、能量、动量等物理量都是确定的,合乎爱因斯坦的因果规律,对应粒子说和牛顿力学;电子的电场分布在无限长的圆柱内,磁场和电场的质量、能量、位置、动量等都是不确定的,运动起来更复杂,对应波尔的几率说,实体和场是粒子的两个侧面,就像硬币的两个侧面,爱因斯坦的因果律和波尔的几率说都对。几率说和因果律是互补的,比如硬币有正反两个面,同理,磁体和带电粒子也有实体和场两部分,我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过。他在《离坚白命题》中作了如下表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扶不得其所白者,而得其坚者,无白也。”意识是说:看一块白色的石头,只能看到它的白的颜色,而不能感到它的坚硬,用手摸它,可以知道它的坚硬,但无法知道它的颜色。哈哈,波尔和爱因斯坦他们都对呀!电子的电场是左右对称的因此宇称守恒,电子转动时它周围的电场一同转动,转动的电场产生磁场,而电子的磁场相当于一个无限长的磁体,左右不对称因此宇称不守恒;实体对应微观,电场或磁场对应波动和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