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姜思达在节目《透明人》中采访了一位“情感专家”,又一次成为热点。这位擅长将男女价值物化、将两性关系视为交易关系的“情感专家”,绝不是唯一一个站出来销售焦虑,并“恐吓”中国女人的人。
不信,随便搜搜公号文,类似“XX正在毁掉中国女人”的标题随便可见,闪婚闪离、冷暴力、家暴、孕期出轨、婚内出轨等看起来就让人心灰意冷的词,亦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中国人的两性关系真的有那么不堪吗?这些妖魔理论生存的土壤是什么?中国女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一段正常的、持久的、健康的两性关系?
凡事有果必有因,被妖魔化的两性关系既然有那么多人埋单,让一些所谓“情感专家”能顺利利用中国女人的焦虑捞金无数,那就必定有孕育这些理论的土壤。是什么让中国女性开始集体不信任情感和婚姻?
人大教授潘绥铭最近公开了从2000年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范围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在2000年,男性出轨率是11.8%,到了2015年就变成了34.8%,即每3个丈夫中就有一个出轨。而女性出轨率,在2015年也快到达15%,即每7.5个妻子中就有一位出轨。
如此之高的出轨率让人大跌眼镜,同时数据也证明,男性比女性要容易出轨得多!真实的数据让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女性更加不安,也逐渐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一旦女人对爱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自然更容易破罐子破摔,这就导致更多的出轨,形成一个恶性死循环。
“云南省某市某医院送来病患,原来是某小三被正室泼了硫酸造成皮肤大面积灼伤”;“北京市某区法院刚开审一起典型家暴案件”……
打开手机看社会新闻,以上这样的标题屡见不鲜。媒体或者博主为夺人眼球,对这样有噱头的社会新闻也是大加推广。这就给人们留下了“这个社会对女性依旧不友好”、“女性是弱者”、“侵害女性权利的事件随时在发生”的印象。
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妖魔化的两性论便有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各种“情感专家”也开始各显神通,用自己的独特理论圈粉,而他们的粉丝,恰是那些正处于无助无知状态、认为自己正在“被侵害”、认为自己很不幸的女性。
毫无疑问,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各种媒体平台一起发力,捧出来各路KOL大神。言论领袖靠什么吸睛?当然是新鲜的概念和观念。
由于婚姻情感是大多数女性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许多“情感专家”都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一些体系完整的两性关系理论也出现了,人们各取所需,去支持并追随自己认可的理论,哪管这些理论可能压根经不起推敲打磨——有时候,人们只是需要一根救命稻草而已。
基于上面所说原因,那些被妖魔化的两性关系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人们点开网页→阅读焦虑→套用在自己的情感经历里→展开联想→更加焦虑。
在这个本就压力山大的时代,对两性关系的焦虑,就这样逐渐成了人们(尤其是女人们)的常态。兜售焦虑,反而让女人们倍感亲切。
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更多的物质才能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而社会竞争又那么激烈,一些能力比较弱却又渴望优越生活的女性,便将目光转向婚姻,希望用婚姻改变命运。
该如何去做?自然有各种理论指导——人一旦有了不切实际的追求、一旦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焦虑妥妥地就来了。
打个比方,在物质匮乏或战乱年代,人们或许可以忍受裤子上补十个补丁,但现在补了一个补丁就可能受不了。对不幸的忍受度变低,让人们觉得生活中充满了不幸,在两性关系里遇到一点问题就觉得天要塌了,自然会让焦虑无处不在。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爱与归属有了更高的需求。对不幸的忍耐度变低,其实是对爱有了更高的需求。
以前想找到老公“偷腥”的证据,大概非得找到事实证据,如今趁老公睡着破解指纹密码就能翻阅各种聊天记录。作恶成本越低越便捷,猜忌和不信任就会越多,两性关系也就越脆弱。
正视焦虑,承认焦虑,才能不为焦虑所控。摆脱了那些兜售焦虑的垃圾言论的控制,我们才逐渐有力气去寻找真实的自己,找到通往健康两性关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