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道家养生----辟谷(2)

发布时间:2022-01-10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古人长生不老法中,有一种「洗髓」修炼法,便是由禁食一天、两天开始,而后三天、四天等等,渐渐增加到二十八天,达到「伐毛洗髓、脱胎换骨」。

  辟谷历史可以追溯到 3000 年以上,远比中医及西医久远,应该属于古道医甚至追溯至古老的巫医时代。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辟谷术流行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是为史籍所载较早之辟谷实践者。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有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辟谷术是道家「减法养生理念」的集中体现。

  道教创立后,继承了这种养生术,交五斗米入教,主要学用服气、辟谷、符咒等给人治病。当时能拿出五斗米的也相当于「中产阶级」了,所以辟谷很早就是比较富裕人群的修炼术。那时也有「富贵病」,那时辟谷术是一种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古道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祖师的「活死人墓」就是在做辟谷修炼,也是辟谷传承的最典型的案例。

道家养生----辟谷

  「凡服气断榖一旬(十日)之时,精气微弱,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瞑眩,肢节怅恨,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三旬之时,身体消瘦,身重已行。四旬之时,颜色渐悦、心独安康。五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畅。七旬之时,心恶喧烦,志愿高翔。八旬之时,恬淡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润泽,声音洪彰。十旬之时,正气皆至,其效极昌。三年之后,瘢痕灭除,颜色有光。六年髓填,肠化为筋,预知存亡经历。九年役使鬼神,神明侍傍,脑实胼,不可复伤,号曰真人。」(道家经典《中黄经》)

  历史文献纪录最早的断食疗法临床个案,可以说是阿拉伯医学家伊文西纳(980~1037),他著有《医学典范》,报道如何让病人断食一个月,期间鼓励他们散步、做体操、晒太阳、按摩,于是各式各样顽疾、奇难杂症不药而愈。

  近代西方有德国医学家菲里希霍夫曼(1660~1742),要病人断食,治好了脑中风、胃溃疡、痛风、坏血病、风湿、各种皮肤病等,他坚持说「断食是最棒的治疗法」。

  到了现代,主流西医一般忽略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对断食无知,幸有个别医学专家力排众议,例如 19 世纪中叶有位约翰.都伊博士以科学方法研究断食的疗效,令西方医学界留意到断食的重要性。

  美国名作家安普敦.辛克雷亚患了重病先后做了两次断食,首次 11 天,第 2 次 8 天,霍然而愈,重新过健康生活,然后在 1911 年出版《断食疗法》等书,广受注意。

  另一位医生吉格塞尔亦于 1914 年出版了《断食疗法》,报道临床治疗的成功实例。

  美国一位哈佛.协尔敦博士在 1920 年于德州创立断食疗法医院,采用断食作为主要的治病手段,医好了五万个各种症候的病人。

  日本人也自古习惯断食。著名小说家村井弦斋在 1919 年做了一星期长的断食,1920 年再做 30 天,即治好了缠身的顽疾,出版《断食疗法》作为见证。1919~1921 年期间,法学博士今井嘉幸做了几次断食,医好了久病不愈的支气管气喘,轰动全国,使到日本人更有信心去采用断食来治病。

  在香港,1990 年代才开始有绿色人士及团体提倡断食,香港素食学会在 1995 年首次举办断食营,帮助了不少人在身心灵各方面得到美满的收获,至今已举办了四十多次。

道家养生----辟谷

  经由断食,我找到了完全的健康,一个感觉纯洁、快乐、新的生存境界。(美国名作家辛克雷)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