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女性健康,大多数人会想到与性别相关的疾病,如乳腺癌、子宫颈癌等。但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指出,女性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致死和致残率,超过和女性性别相关的所有癌症总和。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女性工作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女性学组的专家呼吁,关注我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生命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
《生命时报》: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目前呈现什么趋势?
刘梅林: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世界中年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人数达220万,中国女性占20%;到2004年,全世界860万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女性死亡总人数的1/3。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近些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呈持续增加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城市及农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为总死亡率的39.1%和29.5%,2012年这一数据增至41.1%和38.7%。
《生命时报》:导致女性心血管疾病增加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刘梅林:首先,卒中是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类型,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缺血性卒中女性复发率更高。绝经是女性独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其次,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先兆子痫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都使女性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此外,吸烟及二手烟、焦虑和抑郁的增加,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增多。研究显示,先兆子痫患者妊娠后多年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及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的女性血栓风险增加。
《生命时报》: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特点?
刘梅林:女性的基因、凝血功能、激素、妊娠及社会因素,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疾病诊断、药物代谢和防治策略均有别于男性。例如,绝经是女性独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女性绝经后,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同龄男性,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焦虑和抑郁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精神因素,女性因其情感细腻、敏感等自身特点,更易出现不良情绪。
《生命时报》:为何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容易被低估?
刘梅林:这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可能表现为乏力、背痛、胸部烧灼感、腹部不适、气短、大汗、纳差、恶心等。女性冠心病患者半数以上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无典型胸痛症状。以心脏性猝死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女性的比率高于男性。女性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绝经期女性,出现的更年期综合征容易干扰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导致延误诊断或漏诊。此外,女性肩负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容易睡眠不足、处于疲劳状态,缺乏可支配时间,导致对自身健康关注不足,常延误就诊,导致就医不及时,延误治疗时机。
《生命时报》:哪些女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刘梅林: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称动粥疾病,ASCVD)。女性ASCV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女性≥55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一级亲属<65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生命时报》:生活中,女性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刘梅林: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包括:不吸烟并避免吸二手烟;积极限酒,有饮酒习惯的女性每天酒精量不超过15克;每天至少五种水果、蔬菜摄入,鼓励摄入坚果、粗粮、豆类、全谷类、富含植物甾醇及高纤维食物,每周至少吃两次鱼,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盐(<6克/天,包括调味剂及成品食物)及糖(包括含糖饮料及高糖食品)的摄入。还要每周坚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保持适当体重及良好心态。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女性和已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女性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治疗,如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并降低死亡率。▲(生命时报记者 唐 珍)